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213 我要做到人定胜车(2)

并且全程喷水来模拟雨量的大小,力求获得最真实的效果跟数据。

hrt车队连风洞都是二手,自然不存在什么私家赛道。

奥德托对陈向北雨战认知,纯粹靠泽野弘树曾经提过一嘴。

具体放在f1围场内有什么水平,完全是个未知数。

“嗯。”

得到陈向北肯定的答复,奥德托点了点头道:“好,就这样。”

策略组跟车手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既然陈向北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不要去质疑。

二练结束返回酒店,陈向北洗了个澡就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笔记本复盘自己两场练习赛的录像。

某种程度上来说,陈向北并非完全不适应赛车新特性,甚至于相对之前的旧套件,他更喜欢升级套件的风格,只是没找到那个最佳平衡点罢了。

现在陈向北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录像加回忆,来找寻练习赛过程中熟悉的手感,以及关于赛车调校方面的精准反馈。

相比较嘈杂的赛道,宁静的夜晚更适合思考。

时间就这样到了第二天周六,陈向北早早就跟技师组成员抵达p房,一同完成对赛车的三练调校。

“更改为中等偏高下压力方案,我需要更多的弯道速度。”

“前翼角度进行调整,确保前轮有足够的抓地力,尤其保证高速弯入弯时候的精准角度。”

“悬架调软,提高赛车机械抓地力。”

陈向北一条条非常精细的说出自己想法,这是他昨晚上统计出来的反馈结果。

站在旁边的泽野弘树听到更改方案,思考片刻后反问道:“这套方案重点放在前轮转向,却更容易引发后轮打滑,你能把握住吗?”

“至少前轮拥有抓地力,能带来弯中修正的机会。”

陈向北没有给出肯定,亦或者否认的回答。

原因很简单,没谁敢说自己能完全掌控一辆转向过度的赛车。

马格努森对f1赛车的转向不足跟转向过度,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评价。

转向过度就是车尾撞墙,转向不足就是车头撞墙。

这句话足以形容操控f1赛车的难度。

陈向北能做到的事情,就是通过自己这辈子绝佳的车感,去感知赛车尾部在弯道里面的滑动,然后通过不断修正来维持切线。

这点就是维斯塔潘驾驶红牛赛车的操作一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