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他不是仙人,刚才那仙长也讲了,说他或是武道大豪。到了异乡过活艰难,救得他性命过后我们尚家照旧能得一靠山,如何不好?!”
此言过后,船上再无人说话了,三个男人重新拾起了船桨,贴在船艄的素色灵符在舟船外围泛起一层淡淡的灵光,令得它满载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啜泣、平稳前行。
就这么又行了约么半日工夫,浑身酸痛的尚白江放下船桨,暂歇擦汗。抬头时候,却就见得一座沿河而建的宏伟大城巍峨耸立、浑似仙宫。
“到到了!有的活了!有的活了!!!”
就在泪迹未干的众人又压抑不住,将泪水和着笑声一道溢了出来的同时,静卧地上、无人理会的那个黑袍老叟的眼眸,似也微不可查地睁开了一丝。
————月余后
重明城协理弟子唐玖正与城主康荣广核对生民簿册。
这位靳世伦的大弟子虽才及冠,但在前岁便就已晋为了重明真传,修行的还是洪阶功法。论起这仙路之顺遂,足以令得其师靳世伦都艳羡十分。
无外乎多少高门大户哪怕明晓得修行不能只看灵根,却也还是对唐玖这类灵根资质出众的弟子青睐十分。
重明城协理弟子这差遣担任起来颇为冗杂,唐玖这有望筑基的苗子自是该好生归山修行,不能长时间陷在此处。康大掌门已经为自己这徒孙谋了个清贵差事,只待再过一年半载,外门执事孙福调教好了新收的徒弟,便就能卸任。
不过现下还处于靳世伦四处奔波、求取善功的时候,唐玖自是要替自家师父将这担子先扛起来。
豪奢十分的城主府内,两鬓斑白的康荣广捧着簿册,一丝不苟地恭敬念道:“全赖掌门与二位仙长悉心照拂,现重明城所辖计有二十一万六千余户,健妇壮男共计八十五万余口,每岁能为升仙大会供得万余适龄童儿参会,足能保得我重明道统连绵不绝。”
政策都是有延后性的,当年不晓得有多少人言康大掌门管得太宽,便连凡人繁衍之事都要亲力亲为、定计定策,甚至还要发门下弟子为凡人兴修水利、下药施针.真真是殊为可笑。
可若非如此,重明城也绝无法在这短短数十年内便就成了左近数县最为繁华的大邑之一。
要知道,适才康荣广口里头念的这些数字,可还是减去了大批被各家修士带去寒鸦山脉经营生发的族人过后的。
只看重明康家在康大掌门继任之前,全族也只得贰佰余口,这些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