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丹论 “清浊世”(2)

费南応接话时候语中有些疑色,只是不待其继续发问,康大宝便就又顺着前者此前教诲、朗声言道:

“心浊则世浊,心清则世清,非天地生浊,乃人心自迷。”

费南応剑眉一抬,显是稍有意外,继而轻笑一声:“有些意思,继续讲。”

康大宝显是胸有韬略、大方言道:“夫结丹者,非金石之凝,乃性命之合也。人身如小天地,清浊二气隐于玄关。清气者,性之灵也,浮游于识海,如天际流云;浊气者,命之基也,蛰伏于丹田,若渊底潜龙。

恰如悟真篇云:‘休泥丹灶觅五行,若寻龙虎自交亲。’

欲结金丹,当明体内清浊流转之妙——清不可离浊而独存,浊不可弃清而自生,二气交感,方能孕化先天一炁。”

费南応将这话咀嚼一阵,面上笑意又浓许多,又催道:“再讲讲。”

“见得贪嗔痴如浊浪滔天、蒙蔽众生灵台,令得山河染垢、生灵涂炭,便执清光于浊世立照;当知浊浪中藏渡世之舟、尘埃里隐照世之光,故不避浊而畏心,不逃世而修己。”

听到这里,费南応便就笑了出来。

他却不是因了康大宝这丹论精妙而觉欢喜,而是觉得后者到底无有名师教导,值此时候出些谬误还不自知,着实招笑。

不过自家这侄婿到底无有名师教导,值此关键时候出些谬误,却是再正常不过。

费南応笑了一阵过后,即就又思索起来。

若说康大宝此前所言那“心浊则世浊,心清则世清,非天地生浊,乃人心自迷。”之论,还能令得费南応耳目一新、颇受启发;那么后续这“度人修己”之论,在其看来,可就全是错谬之言了。

不过这也却是费南応考教之目的,这侄婿在其眼里头已算得值钱,将来待到其可主持费家过后,说不得也能引为奥援,哪怕不看着疏荷的面子上,也足能好生栽培了。

这般人才,却不能令得其继续往错路上走下去。于是费南応便就又温声劝诫道:

“偏了、偏了,你后面这哪里是‘清浊世’,怕是叫‘护黎庶’还差不多。这宏愿哪里是你我这等人物能立的?快快舍了、莫要再想!!

不过你这前头所言倒是有些意思,清浊之论称得言之有物,如此看来,只消再将此论稍稍堪磨一阵,待得时机成熟过后,当也足够你成就金丹。”

“小子受教了,”

听过费南応如此言述过后,康大宝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