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窄路,似是疏于打理,两侧金骨竹的枝叶长势喜人、都已挨拢路中。便连因年老过后、富态丰盈不少的张楽行走之间都觉吃力。
好在那婢女手中有一墨玉杆棒,头前引路的时候只是稍稍一挥,窄路两侧的金骨竹因了不喜这等玉气,便就会弯下腰去,将路都让了出来。
穿过烟岚缭绕的竹林过后,张楽便就见得一身着素色道袍的女子,正莲沉在一块巨石上头好做修行。
其两条烟青广袖垂落青岩,玉指时不时轻叩起身下石面,引出点点荧光。张楽不消细细打量,亦都能看得出来那清丽女子的眼尾边缘带有三分倦意。
不过其一袭鬓发轻绾成髻的鸦青色发丝间,夹杂着修行而成的清辉之气,看着却也勾人。
又忽有一阵微风从竹林中穿出来携来露珠,却也恰好落在她纤密如初月垂柳的黛眉上。
那女修似察觉到了张楽二人登门,一双好看的眉毛倏然一蹙,睁眼时候再稍稍一抖,眉上的几点露珠便就又坠到了睫羽之间,映得那双才将睁开的眸子里头藏星蕴月、大加颜色。
“不孝孙女拜见姑奶奶。”
“嗯,起来罢”张清苒语气中未有流出来太多快慰,只是招呼已是鸡皮鹤发的张楽登上巨石,挨着自己一并坐下。
那俏丽婢子得了前者所施眼色,便也就乖乖退下去准备食水。
张楽来前倒是未有想到过,自家这位长辈身上竟有了些过去未见得的意兴阑珊味道。是以一时却也不晓得是该如何开口,只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低头啜饮。
只是张清苒见得这一幕后,却又在心头生起郁气。只是她遮掩工夫算得不错,便连一旁的张楽都猜不明白前者满脑袋愁绪是从何而来。
而张清苒为何是如此模样,自也有其道理。若说从前张清苒是被费疏荷施了下作手段胁迫,才算得委身于康大掌门。
但自后者结成了中品金丹、受封名爵过后,张清苒与袁夕月心头那些怨怼,却也就在顷刻间即就烟消云散了。
这自是怪不得二女是在前倨后恭,盖因这世上大部分人,亦都是这般做派。
从前张清苒会怨康大掌门鞭挞用力、会怨康大掌门不解风情.但这道道怨气只待得后者结丹过后、业已平息。
事实上,便算是大妇费疏荷,亦也在从颍州归山的头一刻,便就彻底解了她与袁夕月二人身上的手段。
盖因前者却也洞明人性,过去是怕二女背弃遁走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