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大争之世,金州变革(1)

在李骁的规划中,西风烈和布匹将会成为金州的两大支柱型产业。

至于毛皮行业,则是聊胜于无,算是个添头。

毕竟在西域草原,到处都是牛羊,根本不缺少毛皮。

只是为了给金州牧民手中的毛皮,寻找一个销路罢了。

李骁也没指望能在毛皮生意上赚多少钱。

真正的暴利,还是酿酒和纺织。

这两样都是轻工业的代表性行业。

酿酒不必多说,关于纺织方面,李骁也有了一定的想法。

改革纺纱和织布的机器,提高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

将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变为工业化的集体工厂。

李骁准备在金州成立一家‘棉纺行’,招收女工,用来大规模生产棉布。

将棉布成品送去大漠和阴山售卖。

至于原料的问题,也同样好解决。

因为后世的新疆就是华夏最大的棉花种植产区。

主要种植范围是在南疆以及天山北麓至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的区域。

这片区域气候炎热,光照充足,极为适合棉花的生长。

而反观金州,气候过于寒冷,只能种植小麦等粮食,并不适合棉花的生长。

所以,接下来李晓又与萧图剌朵谈定了棉花的购买事宜。

每年从大漠购买一定份额的棉花,然后在金州加工成棉布,再卖到大漠去。

酒也一样,同样是从大漠购买粮食酿酒,再卖去大漠。

如此一来,金州的商业也算是初步有了发展,两大产业一旦成熟起来,每年都能为李骁提供大量的财富用来养军。

“最重要的是,棉甲有着落了啊。”

李骁与萧图剌朵干了一杯酒之后,脸色红润,心中暗暗的想道。

没错,他最终的目的正是为了大量的制作棉甲。

现如今,李骁麾下的军队只有一百副铁甲,其他的士兵全部都是身穿皮甲。

谁都知道铁甲好,李骁当然也希望自己的部队中,人手一副铁甲,甚至是瘊子甲才好呢。

但是这根本不现实。

铁甲的制作成本太昂贵了,而且容易生锈,维护成本更高。

巅峰时期的金国铁浮屠,人数也绝不会超过一万。

大名鼎鼎的西夏铁鹞子,在李元昊时期也只有三千人左右。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