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金刀驸马,洞房花烛(8)

“吃饱了饭,以后好好干活,都督会更高兴。”

很快,老李和王黑子两家人便找个了空地,蹲在地上呼呼喝着肉汤,大口咬着面饼。

“看来以后咱们的日子,难过不了。”老李吃着说道。

“咋滴?”

“你又看出啥来了?”王黑子问道。

“你没瞧见,咱们和那些管事的士兵,吃的都是一样的嘛。”

“这说明啥,金州没咱想象中的那么穷。”老李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道。

“而且瞧见那李都督的行事作风,对咱们工匠挺重视的。”

“等到了金州,咱们还得是照常过日子。”

听到这话,王黑子微微的点头:“是这个理。”

“要是可以的话,去了金州,俺还想开一家铁匠铺,把这份手艺传下去。”

老李呵呵一笑:“肯定亏待不了你,人家要的就是你这手艺。”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战俘营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肉汤肯定是没有的,但好歹让吃了一顿面饼,改善了下伙食。

李骁带人,围着战俘营巡视了一圈之后,便准备回军营向将士们敬酒。

临走的时候对着看管战俘营的李四水问道。

“四叔,这些天来,有多少人通过了考验?”

战俘营的事情都是李四水在管理,当即回答说道:“一个有三百二十多个人。”

“已经送去工匠营那边了。”

众所周知,李骁对工匠是非常重视的。

而这些被俘虏的士兵之中,有一些也都是工匠出身。

于是在这一路上,李四水让他们自荐手艺。

通过了考验便进入工匠营,待遇直上一层。

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待遇冒充工匠,但等到李四水杀了几个伪冒的人之后,风气立马一清。

“现在,工匠营中有工匠一千五百三十二人。”

“战俘营中的战俘,还有两万两千多人,其中汉人战俘三千人左右。”

李四水对战俘营的事情如数家珍。

李骁听闻,微微点头。

一千五百多名工匠,足够他将金州的工业体系初步建立起来了。

至于战俘,原本是有两万七千人左右。

只不过其中有一些诸如熊部皮室军的契丹人。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