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是李骁在金州建立了一所军事学堂。
由李骁亲自担任校长。
虽然他们很多人都是大老粗,名字都不会写,更不愿意去学习。
但若是去河西军校,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算是进修,而且还与李骁有了一段香火情。
今后有机会的话,肯定是河西军校的学生优先提拔。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即便是大字不识一个人,都想去金州学习了。
随后,李骁与这些百户,都尉、什户们一一进行交谈。
记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
伴随着这十三个千户军的建立,李骁对他们的军队编制,也进行了略微的调整。
原本的金州军,十个人为一什,十什为一个百户,十个百户为一个千户,每个千户一千人。
这样的模式虽然很简单,但是这种大编制的指挥,非常考验长官的个人能力。
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十支队伍,指挥明白的。
而且这种扁平化的管理,也会导致下层军官缺乏足够的上升渠道。
十个人争夺一个位置,难度可想而知。
长时间得不到晋升,肯定会影响到下层军官的积极性。
于是,李骁对军制度进行了改革,增加了一层管理。
都尉。
十人为一什,五个什为一队,设置一个都尉,同时都尉还会兼任什长的位置。
四队为一个百户,每个百户两百人。
五个百户为一个千户,每个千户还是一千人。
目前,李骁也只是在大漠的这十三个千户军中进行了实验。
若是没什么问题,李骁准备对整个金州军进行改革。
毕竟有了这两万多户百姓,金州的体系已经相当庞大了。
必须要进行多层次管理。
第二天,李骁率领五百白甲军离开了大漠,返回金州。
至于大部队,则是在十天前便动身了。
因为队伍中有大量的百姓,路程远,脚程慢,所以李骁快马加鞭,赶到金州的时候,这些人也才刚刚抵达不久。
提前得知消息的萧燕燕,已经带人在龙城荒原迎接李骁。
每隔一段时间,她便是派遣一名探骑打探消息。
终于,一名探骑汇报:“大都督回来了。”
萧燕燕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