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递给了武冈,上面写的正是李骁对少年军校的整体规划。
之所以将筹办少年军校的任务,交给武冈,除了他出身河西堡,根正苗红,武力强悍之外,认字才是他最大的优势。
年轻时候的武刚,可是河西堡中难得的俊后生。
“大都护,这是?要筹建学堂?”
看完之后,武刚惊讶说道。
“没错,是学堂。”李骁轻轻点头道。
“我准备在龙城、伊犁、大漠、西海、阴山、北海和七河,各自建立一所少年武备学堂。”
“招收北疆的少年进行学习。”
武刚闻言,一脸苦涩,无奈说道:“大都护,末将虽然认识几个字,可若为人师,实在是有些贻笑大方啊!”
“陈参军、张参军、韩参军他们,哪个不比末将学识丰富?”
李骁笑了,轻轻摇头道:“他们有他们的本领,你也有你的优势。”
随即一脸正色的说道:“这并非是单纯的学堂,而是武备学堂。”
“不需要学习四书五经,每天只需要抽出一个时辰让学生识字,其他大部分时间留着训练杀敌本领,排兵布阵的本事。”
李骁的这个想法,也是受铁木真的启发。
历史中的铁木真曾在大漠以北,建立了少年军校,专门训练少年杀敌本领。
而这些长大之后的少年,也成为了铁木真身边怯薛军的主要力量。
实际上就是羽林军。
武备学堂的孩子也一样,主要招收的目标,是那些战争孤儿,父亲为北疆而死,母亲改嫁,自己在新家中不受待见。
李骁自然要对其妥善照顾,将其收入武备学堂读全年寄宿学校。
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便将成为李骁的嫡系。
所以,这个武备学堂的工作,陈冲他们干不来。
必须教给一个武将出身,略通文识,又值得信任的人。
于是,武刚便进入了李骁的视线。
虽然断了一只胳膊,但给那些孩子当老师,还是绰绰有余的。
况且,他只是武备学堂的山长,具体课程还有其他教官。
“大都护,除了那些孤儿以外,恐怕普通镇民很少愿意将孩子送来学堂。”武刚又提出一个问题。
即便是小孩子,在家里面也是劳动力,能够放羊割草,送到学校岂不是失去了一个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