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军功爵制,整编战俘(3)

只能租种田主、官员们的耕地。

每年的田租最低也有四成,普遍都是五成,若是遇见那些黑了心的蛆,六七成也是可能的。

除了田租之外,还要缴纳官府的人头税。

总得下来,寻常百姓辛苦一年,最后根本落不下多少粮食,很多时候都在饥饿的边缘徘徊。

而在北疆,无论是军户的私田还是大都护府的公田,都需要缴纳赋税两成粮食。

不过北疆取消了人头税,变成了田税。

拥有私田的军户们只需要缴纳田税便可,而若是租种公田,则还需要缴纳两成的租金。

但相比较来说,百姓们的待遇要比在西夏管理下,好了太多。

最后能落下六成的粮食。

只要勤奋干活,足够一家人不挨饿了。

若是在战场上敢打敢拼,凭借缴获和战功赏赐,绝对能过上田主般的好日子。

想到那一幕,这些战俘们全都难掩激动之色,相互之间讨论起来,幻想着未来。

而这般景象也在甘州城外的更多战俘营中上演。

李骁将这些士兵原有的编制全部打散,编成十人一队。

从最初被俘虏的黑水军和敦煌军中,挑选出表现良好,思想方面积极向北疆军靠拢的士兵,担任战俘们的什户和副什户。

任命北疆士兵为都尉、百户、千户等中高级军官。

如此一来,一支以北疆将士为军官骨干,以西夏战俘兵为基础组建的库里新军,将会正式成型。

共计五万多人,清一色的步兵,分成了六个万户。

每个万户都有八、九千人,使用的都是原本西夏军队的武器。

“这场战争过后,我们北疆又要出现一个新的阶层了。”金帐之中,看着库里军各部呈上来的奏报,李骁轻声呢喃说道。

平民!

因为这五万多战俘中,只有精锐者才能成为军户,大部分士兵恐怕都不具备这个条件。

所以,李骁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成为平民。

除了军田之外,北疆的耕地是不允许私有的。

平民想要生存,除了立功当上军户,分得军田之外,就只能租种大都护府的公田。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过度的土地兼并,将大部分土地都握在大都护府手中。

如此一来,北疆的社会阶层便会初步形成三级结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