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律乌瑾所写。
信中说,她生下了一个儿子,五斤六两,身体健康。
还说已经给孩子取好了名字,叫萧玄策,不日便准备返回阴山,对外宣称这是她领养的孩子,立为萧家的嫡子,日后继承萧家遗泽。
舒律乌瑾有身孕的事,知晓者寥寥无几。
李骁安排她在远离众人视线的地方养胎、生产,此前就曾向李骁透露,想让这个孩子姓萧。
李骁说过,愿意纳她进门,给她和孩子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毕竟按照草原规矩,她这个寡妇本就可以再嫁。
可舒律乌瑾却执意不肯,她说那意味着要和萧家断绝一切,重新开始,而她对萧思摩用情至深。
李骁捏着信纸,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女人,真是够“渣”的,把自己当成借种的种马,事了之后就一脚踢开。
但他也清楚舒律乌瑾性格倔强,既然她意愿坚决,不进李家的门,自己也不好硬来。
否则传出去,只会成为整个北疆的笑话。
“罢了。”
李骁在心中安慰自己:“这儿子就当是随嫡母的姓了。”
等萧玄策长大,李骁会封他个有名无实的逍遥王爷,就像宋国的柴王那样,一辈子衣食无忧,也算是尽了一份做父亲的责任。
他将信纸折好收起,随后又拆开萧燕燕送来的信。
信纸开篇满是家常暖意,萧燕燕细细写着孩子们的近况:祖父祖母身子骨还算硬朗等等。
翻过两页,笔锋转向龙城公事。
作为留守主母,萧燕燕在李骁出征期间全权处理北疆大小事务,从户籍登记到商路疏通,桩桩件件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锦衣卫的密报早已将这些情形呈报给李骁,李骁也很放心。
萧燕燕拣了些要紧事细说:新铸的兵器和火炮已通过商队运往河西,用以补充北疆军在夏国作战的损耗。
金州、大漠和西州已经做好了接收更多移民的安排,大漠工厂又建立了多所,武备学堂又兴建了两座等等。
直到信的末尾,才提及西辽使团的事情。
“王廷使团已抵龙城,妾身亲自接见了耶律直鲁古的使者。”
萧燕燕的字迹透着几分审慎,“对方言辞恳切,却藏着算计。”
李骁的目光微微一沉。
信中说,耶律直鲁古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