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夏的江山,该由朕来做主了(2)

合适不过。

在历史上,这座煤矿直到明朝时期才被发现,清朝时才进行大规模人力开采。

如今被北疆提前发掘,对李骁而言,能解决很多事情。

“目前,定州煤矿的开采已经进入正轨。”魏承宗继续汇报道。

“矿区共有矿奴三千八百二十人,每日能开采煤矿约三十万斤。”

“等到开春天气回暖、土地解冻后,日产量预计能达到五十万斤。”

至于矿奴来源,也很简单。

主要是夏军的中高层军官、夏国的达官显贵、田主士绅,还有他们的子侄后代和恶奴。

至于女子,要么赏赐给北疆有功的将士,要么交由河西商行带去北疆售卖。

这些官家女眷和田主家的小姐,比农家女子更受北疆汉子欢迎,也算是物尽其用。

“煤炭的定价多少?”李骁问道。

魏承宗回道:“河西商行定的原煤三文钱一斤,焦炭五文钱一斤。”

只是这价格不算便宜,留在兴庆府分地的百姓,眼下在新粮下来前,只能保证不饿死,怕是没多少余钱买煤取暖做饭。

所以,此时开采出的煤炭主要是面向六镇士兵使用,等到日后产量增加,价格自然也会慢慢下落。

李骁点了点头,他自然清楚眼下的民生困境,但煤炭开采势在必行。

“等到明年,价格得降一降,必须让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

百姓日常生火做饭要用木柴,若是任由他们砍伐树木,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水土流失,生存环境只会越来越恶劣。

而且树木是制造弓箭、枪矛的重要原料,是战略性物资,绝不能大量浪费在日常取暖上。

尤其是漠北地区,本就苦寒,能容纳的人口上限不过几百万。

李骁又在逐步向漠北迁移六万户汉民,到时候中海和东海两地的户数将达到十二万之多。

这些人还会继续繁衍生息。

若是任由他们无节制砍伐树木,草原的生态只会更快恶化,日后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所以李骁早已经下令,让各千户组织百姓人工种植苜蓿草,扩大草场范围。

同时,也准备以政令形式禁止草原百姓砍伐树木,改用煤炭或焦炭生火做饭。

不过这道政令不能急,得等几年缓冲期。

等漠北百姓手头宽裕些,买煤炭不会对家庭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