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82章 玩脱了,声波炼狱(1)

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信息时效性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战场上的任何情报都有自己的保质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个小时、几十分钟。

情报从获取传递到前线需要时间,前线证实需要时间,整理后发回需要时间,一套下来几个小时都算快的。

在后方统筹的高级指挥官总会受到时间的困扰,不仅要延迟几个小时收到情报,还必须在短时间内根据有限的信息做出决策。

划时代的改变在于c3i系统的出现,这套让全世界都为之瞩目的信息化集成指挥系统号称能让大统领在3分钟内直接向一线下达命令。

而这一点也成就了了电影中主角动不动就接到大统领电话,balabala什么请听鹰啼之类的情节。

实际中虽受到大量因素制约,但作为信息化走在最前沿的空军,怀恩与预警机一手情报的时差的确可以缩短在2,3分钟以内,通常而言与现场指挥已经没有差别。

但第三舰队并不符合这个通常,尤其是当他们能在1分钟内就刷出200多架飞行物的时候。

攻击命令下达时怀恩不认为会有意外便交由前线自便,放权的同时也给前线指挥官极大的压力。

当36架f15拼命飞行了一半距离、敌方突然多出数百个目标怎么办?

留给他的时间只有3分钟,询问任何人都没用,只能靠自己。

巨大的变数下,大部分指挥官无力去思考广袤的全局,脑子里只剩下两件事:

完成任务、减小伤亡。

当这两件事符合同时达到的条件时,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36架f15选择了扔出中距弹就跑,即使面对仅仅600公里低速低空飞行的目标也没有想过一战。

如果这还能用前一天的教训来解释,那280公里外的23架轰炸机指挥官,兼第2轰炸机联队指挥官托马斯布西耶尔准将,就是全靠自己掌握的情报和阅历做出判断。

作为一名卓越的全机型指挥官,并且刚刚在去年整合三型轰炸机参加“三色旗”演习,怀恩对他很是放心。

而托马斯布西耶尔在得知e2发现上千个目标后,立即按顺序做出判断:

-

第三舰队的飞机放飞能力已经被逼出极限,每一分钟可以达到200架以上!-

第三舰队拥有疑似黑洞机库技术,载机量无法用常理衡量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