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启动后,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了。
不仅有一百多个国家参与进了这项世纪工程中,还有全世界的天体物理学家、航天工程领域的学者、天文学的专家等等都参与了进来。
在面对驭星工程的数十万亿rmb庞大经费,没有人不眼红,也没有人不想吃一口蛋糕。
尤其是nasa航天局、欧盟航天局这些本身就拥有着相对成熟技术的机构,没道理会放过从中吃肉的机会。
不仅如此,除了涉及到吃肉分蛋糕的利益问题外。
这还是一次在全世界所有人面前露脸展示技术的绝佳机会。
尤其是对于nasa、波音、spacex、欧航空防务、eads卫星公司等等企业来说,他们更不会放弃参与进驭星工程的机会。
毕竟现在除了华国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国家会大规模的投入资金发展各种航天技术。
即便是米国,尽管重启了航天飞机技术,甚至将他们的宇航员也重新送到了月球上。但在航天领域,他们或多或少已经暂时放弃,或者说缩小了对航天领域的投资。
没有人也没有国家是傻子,上个世纪红蓝双方在太空领域投入大规模资金进行太空竞争拖垮另一个国家的方案在如今已经很难走通了。
毕竟技术的差距就摆在那里。
传统的化石燃料运载火箭技术在华国的空天引擎航天飞机技术面前别说互相竞争了,看一眼都不带配的。
技术的落差实在太大了,以至于nasa想竞争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将自己远远的甩在身后。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没钱造成的经济问题。
华国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在东亚大陆上遍地开花,无尽的廉价能源带动经济像坐火箭一样垂直起飞。
而其他的国家可没这种本事。
即便是少部分引进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或者是能够直接从华国购买廉价电能的国家,也需要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经济,从之前的衰落周期中走出来才行。
想要跟上华国在太空领域的脚步,至少还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发展经济。
所以错过了这次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各国的航天发展恐怕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有所起色了。
涉及到自身的发展和最根本的利益,这些国家和企业总能够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推动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