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够几乎无限提供能源,即便是他们拥有强大的航天技术.
他们现在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尝试性的借助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来影响太阳的时空曲率,打开一个能够让光粒子通过的曲率空间而已。
而这,就已经是目前人类文明的极限了。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这对于才走出地球,眼光刚刚展望向外太空的文明来说,只要能验证成功,其意义远不低于一次科技革命!
这不仅仅是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更是对宇宙结构的一次全新了解!
crhpc机构总部,理事长办公室中。
坐在办公桌后面,徐川从助理的手中接过了一迭需要签字的文件,在理事长那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文件都是和超光速航行技术相关的,因为这次的验证实验此前并没有太多准备时间,所以一切都只能走最快的审核通道。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是crhpc,是拥有着全产业链被誉为工业克苏鲁的华国!
涉及到超光速航行技术验证实验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设备与技术,都能在这里找到。
将手中的文件签好字后,徐川将其重新递给了助理,开口问道:“米国那边提供的超短脉冲激光设备什么时候能运到?”
在验证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备便是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了。
而按照他设计的方案,通过核聚变的方式模拟出参宿四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制造出类似于‘壳层坍缩-激波反弹’效应,继而通过大质量天体本身就拥有的时空曲率来弯曲时空将光粒子送到木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手段。
然而目前他们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并不能达到足够让硅元素聚变燃烧的程度。
因为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在27至35亿开氏度,约230-300千电子伏特。
光致蜕变是硅燃烧的核心过程,通过γ光子将原子核击碎成α粒子(氦原子核),从而形成新的元素。
这一过程发生在晚年恒星核心的极端高温环境中,比如参宿四,如今就正在不断进行着硅聚变燃烧。
而目前华国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采用的是真空磁约束方案,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温度最高也不过是一亿摄氏度而已。
距离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还有足足三十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