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 44 章 做人难(3)

不过,联想到今日的乌龙,程丹若多少有些明悟,说道:“老先生厚爱,本不该辞,只是我出身微寒,才疏学浅,怕是有负老先生的期望。”

这是惯例的谦辞,无人当真。她顿了顿,又道:“再者,清者自清,我自问从未做过违心之事,何必理会他人捕风捉影的臆想?”

晏鸿之不由讶然,仔细打量着她的神色。

程丹若脸上没有诚惶诚恐的惊喜,也非矜持的谦辞,而是货真价实的困惑。她的拒绝发自肺腑,毫无矫饰。

这……他抚须沉吟,竟也不知如何是好。

总不能逼人家当自己女儿吧?

“咳。”谢玄英突然开口,“天色已晚,老师久病未愈,应当早些歇息。”

台阶一给,程丹若和晏鸿之非常配合地演下去。

“谢公子说的是,老先生早些安寝为好。”

“三郎,送一送程姑娘。”

两个年轻人挪步到外面说话。

晏鸿之一边脱鞋泡脚,一边竖起耳朵听。

谢玄英先说明了接下来的路线,说要去金陵再北上。

程丹若应:“知道了,多谢告知。”

谢玄英这才说,接下来一段时日她都要与他们师生一道,时间太长,恐为人说闲话,于她名声有碍。

所以,现下有三个法子:将她暂时托付于师兄林新,他携夫人上任,方便照顾女眷,等到时机合适,再送她进京;抑或是送她返回松江,等到陈家回京述职,再去陈府接她。

第三个办法,他没说,显然就是义女的名分。

程丹若的心情真是一言难尽。

她做了什么,居然就名声有碍了?既没有和男人私会,也没有落水被救,更没有和谁交换定情信物。

只不过被外人编排两句,就要想方设法避嫌?

古人的脑子都在想些什么?

“我不明白。”她情真意切地求教,“谢公子,我做错了什么吗?”

其实,谢玄英也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要行的端坐的正,便无所谓外界非议。若是他,必然不屑于对人解释,也赞赏程丹若的骨气。

但世人多愚昧,众口铄金,三人成虎,需要性命去证明清白的人,还少吗?

他沉默片时,道:“程姑娘可知晓李祖师?”

程丹若摇摇头。

他便说了李悟之死。

程丹若恍然大悟,叹道:“老先生一片苦心,却叫我自以为是地辜负了。”

这话半真半假。

拒绝晏鸿之,理由多方面:首先,不过是话没说清楚,叫人家误会了,在她看来没必要认爹避嫌;其次,以她的身份认晏鸿之作“义父”,难免被说高攀。

而最重要的则是,认爹一事弊端不少,明面上身份有所提升,可享受了好处,就得有所牺牲。

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既然能够凭医术吃饭,当晏家的客人,又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