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1章 航天从回收火箭开始?(1)

“上。”

王诩的回答斩钉截铁,随即又补充道,“但是不急着上。”

所谓“上天”,指的不是星速物流的机场和飞机,而是航天的天!

国外的民营航天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搞得如火如荼。

欧罗巴的arianespace、isaraerospace、rocketfactoryaugsburg、skyrora,美利坚的蓝色起源blueorigin、火箭实验室rocketlab、维珍银河virgingalactic、spacex等民营航天公司,抢跑了十几二十年。

尤其是spacex,于2013年9月29日,成功完成升级版“猎鹰9号v1.1”火箭首飞,极度提振了国外投资者对民营航天、商业航天的信心。

欧罗巴和美利坚纷纷加大对民营航天的投入力度。

中国的航天事业,目前却依然没有民营企业发出声音。

这种情况与过去的发展形势和现行的政策法规有关。

然而发展形势是会变的,政策法规也能改。

中国,并不缺乏民营航天的基础。

至少在人才上,并不缺乏。

据王诩所知,spacex等国外民营航天公司里,华人和华裔科学家、工程师的占比非常高。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国内接受的本科教育。

这就充分说明,在不需要国家划拨太多体制内航天科研力量的支持下,国内民营航天也能自行发展起来。

而胡不言之所以发出“王总,我们不上天了吗”的疑问,便是因为王诩让总裁办、战略舆情与信息分析小组、战略投资与并购部提交过一项报告——

在国内开拓民营航天事业的可行性分析。

这份报告,可足足占用了总裁办、战略舆情与信息分析小组、战略投资与并购部很大一部分人力与资源的三个月时间。

那三个月里,三个部门抽调出来的人力与资源,就只做了这么一件事。

无论上天不上天,好歹得有一个交代。

当然了,基于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结论,还是上天比较好。

民营航天或者说商业航天这一块市场,很有想象力!

“王总,怎么说?怎么个不急法?”胡不言听完王总给出的确切答复,关切追问。

这关系到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