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楷摇头叹息道:“敢当这是有所不知。某自以为自己德行还算过得去,我若是入大将军府,起码还能秉公办事。但僚属的位置就那么多,我不去,奸邪之人就可能去。那样的话,还不如我去把位置占着。少一个奸人作恶,岂不是等同于多一个好人行善?”
他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让石守信想起了所谓的心念通达。
裴楷觉得去大将军府当幕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那么他就会身体力行的去做,并且将其做好。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不认同一件事,那么他是绝对做不好这件事的。
裴楷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我是好人,我去把位置占着,坏人就占不到位置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为什么要因为那些道德洁癖,放着好事不做,去成全坏人呢?
石守信上下打量着裴楷,深感此人非同小可!
在这个年代,能有如此通达念头的人,真不多。比如说司马氏,就完全看不透这一点。
祖孙三代陷入又奸邪又伪善的循环怪圈,直到最后八王之乱彻底撕下面具。
石守信心悦诚服的对裴楷作揖行了一礼道:“叔则有大志,有大气,石某实在是佩服!”
“佩服倒是不必,不过裴某确实觉得自己时常意气用事,哈哈哈哈!”
裴楷十分得意,哈哈大笑,一直握住石守信的手不放。
他听说石守信已经娶妻,而且是御史中丞李胤爱女之后,深感遗憾。要是他没娶妻,只怕裴楷会劝说父亲以族妹许之。
对于天龙人来说,志趣相投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考查!
因为很多天龙人的文化素养很高,思辨能力也很强,所以他们欣赏的人,必定也是同类,压根就不必去深究出身和家世。
换言之,俗人就不能进他们的法眼!
第二天,裴楷听从石守信的建议,利用家族关系,将手中的那些贵重宝物和细软,换成了赈灾的粮食。
然后将这些粮食交给家族的人分发给灾民。
蒲坂所在黄河两岸果然内涝,不少良田受灾。这些粮食分发下去之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
司马昭在得知此事后,直接给裴楷加了尚书郎,升官速度比少府里摸爬滚打两年的石守信快多了!
裴楷赈灾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因为裴楷是大将军府的幕僚,所以裴楷赈灾就等同于司马昭在赈灾。
这无形之中是在给司马昭长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