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章 及格不是我的上限(3)

不让他们积极响应淮南三叛,谢缵作为河东地区的典农中郎将,自然不能激化矛盾。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只不过这些事情,不是石守信可以解决的,如实上报即可。

司马家得位不正,有一系列的后遗症,而且根本无法解决,只能苟一天算一天。既然把话说开了,谢缵立刻对石守信千恩万谢,表示随便怎么查账都行,反正他问心无愧。

在谢缵的积极配合下,清点粮仓库存的工作两三天就完成了。最终的结果确实如谢缵所说,所缺的部分,和借条上的部分基本上对得上。

剩下那点误差,都在朝廷允许的损耗范围内。毕竟,粮仓里的耗子平日里都要消耗一点呢。

水至清则无鱼,想完全一板一眼的对上,根本不可能。换言之,谢缵这个官员还是忠于本分的,甚至是称职的。

只不过他抵挡不住河东大族的步步紧逼。

在臣不敢言忠的时代,世家侵占官府的权力,是一种必然现象。

离开了屯田治所以后,石守信心情颇为沉重。

他虽然不指望司马家有多大本事,但也没料到司马家还没统一天下,这个国家居然就已经有亡国之相了。

为了获取支持,司马氏不得不跟本地大族分享权力共治。现在已经公然有借无还,将来会如何,简直不敢想象。

再次来到安邑城外,这次石守信驻足良久,一直在权衡利弊,并未贸然入城,也没有匆忙离开。

“阿郎,我们为何不去送那个征辟文书呢,送到了好回洛阳呀,大娘子还在家等你呢?”

看到石守信在城门外不肯入城也不肯走,细狗忍不住提醒他道。

“走,入城。”

石守信已经打定主意,对细狗招了招手。

他想明白了,不能就这样离开,这项工作,现在只做到了“仅能交差”的程度,还远远谈不上办好。

作为一个下属,要时刻揣摩顶头上司,部门经理和总裁的不同需求。以此来权衡利弊,把精力用对地方。

而不是想当然的自嗨。

查账这件事,司马昭的要求很简单:就是保证伐蜀的粮秣够用,在此基础上,粮秣越多越好。

至于世家那些花花肠子,司马昭其实是心知肚明的,或者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他要的是忠诚,只要是站在司马家这边的大户,在地方上稍微过分点,无伤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