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司马氏的姑爷,你开口更好些。”
石守信跟杜预面授机宜,嘀嘀咕咕说了半天。
“嗯,明白了。”
杜预有一肚子疑问,却没有多说什么。司马亮这厮,乃是司马家有名的平庸之辈。大概是起名叫“亮”而受到了不可名状的诅咒,自幼司马亮就是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
杜预有些搞不懂能从司马亮这里能套到什么。
那些方木的外围,要有些填塞的东西,以弥补公差和防腐。要不然做大了横梁塞不进去,做小了,横梁会晃荡,人走在栈道上搞不好就滑到水里了。
这是在打楔子固定之外的要求。
一天时间过去,晚上的时候,石守信拿出几块小方木,每个都只比拇指大一点,已经被磨得边角都起毛了。
他将这几块小方木在手中揉搓着,每次思考重大问题的时候,他都有这样的怪癖,以此来减压。
重新开凿石壁行不行呢?
也不是不行,只是没必要,因为侧面是山壁,底下是褒水的地形已经定死了。没有托底,横梁孤悬是必然的。
孔开小了,木头倒是好找,但细木无法承受过重的马车牛车通行,辎重就运不过去。
不能运粮,那要这栈道何用?
反倒是原有方孔,已经在诸葛丞相几次北伐的过程中被验证过了,运粮绝对可行,省了很多麻烦。
“该怎么办才好呢?
是利用旧的,还是重新开孔?”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心中暗暗揣摩诸葛亮当年是怎么做的,难道是从蜀地运来粗大树木吗?
那得多折腾啊!
他觉得以诸葛亮的智慧,应该不至于做这么蠢的事情,白白消耗人力物力。
可惜旧栈道已经被烧,无法还原过往是如何制作的了。传言诸葛亮精通器械,才能深不可测,他定然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以蜀国那种国力,还多次北伐,肯定不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修什么栈道。
山壁上这个方孔是用来干啥的,石守信也是和众人商议后推理出来的。事实上,现在的情况是,更南面的栈道走着走着就没路了,只能看到石壁上的方孔,山壁一侧下方就是褒水,地形让人绝望。
现在的方案,也是众人琢磨出来的,并不一定是诸葛亮的原始设计。
石守信叹了口气,他闭着眼睛回忆了一下羊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