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为什么能够把话说的这么满,是因为他有这个自信。
伴随着公众号的推广,关注会越来越多。
而且新关注的也有大概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去浏览以前发布的公众号文章。
尤其是美食的这种,还是目前江川唯一的,是有很好的增长效果的。
就好比一个作者写了很火的书,读者嫌追读不够看,就会去看他以前的作品(退出书籍下拉,点击作者头像)。
这些文章在这个公众号火了之后,也会有逐渐多的流量反哺。
而精品的文章,陈望还能够置顶,就更加显眼了。
只要陈望能够把这个号做起来,那么这些被广告的商家,都会有持续的热度。
而且就算热度一般,光第一次带来的回头客,都足够养活这家店了。
在这位热情会来事的老板娘经营下。
“也就是说,只接受预定的客人?”老板娘说。
“对。”陈望直接的说道,“最开始的话,肯定是要这样的,不然到时候小区来的人太多,还要等待,影响了其它居民,或者造成了停车的拥堵,消防问题就不可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他说的很有道理。
在这种老小区里面开店,就算是背景再硬,也要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不给社会添麻烦。
“等到时候,来的客人都留上联系方式,最好是微信,再稍微协调一下,只要有一百个回头客,店就一直都是生意火爆的。”陈望说道。
“哪用一百?五十就够了。”对餐饮相当有经验的老板娘笑着指正道。
“所以,老师认为如何呢?”陈望问道。
旁边的李欣桐也补充的说道:“因为要以这个为卖点挂在公众号上,要对受众负责,所以这里要明确。”
这就涉及到一个服务的问题了。
如果‘吃在江川’的受众提前预约了,可因为突然的生意太好,或者说有人要包席,会在这里花更多的钱,就推掉了原本的预约,那损耗的就是陈望他们公众号的信誉和形象了。
其实,陈望最终的目的,是一个‘商业联盟’。
在后面,他会将这些被推广的店面,稍稍‘整合’。
而手段就是,在某些时候,或者节日,去发放传单,在这些店面消费的顾客,全部享受优惠,或者说可以领取‘吃在江川系’店面的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