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care的说道,“现在大家都是通过我们公众号找店,拿着传单的人不多,直接就给他删了,流量基本上少了大一半。”
“那个”这时,学姐突然想到什么,说道,“要不,我们在这些擅自提价的评论下面,用我们的官号回复,多谢指正,已经在解决了。”
她这样一说,大家都感觉到,可以。
为什么?
这样就显得这个商业联盟是真实存在,而且‘吃在江川’还能够管着这些商家,很权威啊。
“可以可以。”
没等陈望说,李欣桐就替他下了决定。
对此,陈望也相当的满意。
创业,要懂得放权。
而把权力都下放一下后,自己就空出时间来了。
也得给悠悠,某个什么轻松适合她的工作了。
下午,五点半,江川市政府大楼,江川市长办公室。
“外面,车还那么多吗?”李达问旁边一个瘦削的三十多岁男人说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帘边上,看了一眼后,便回答道:“感觉比中午还要更多了,这一路上,到处都是车啊。李市长,要不要稍微疏通一下?”
“不是让交警部门都加班加点了吗?”
“话是这样说,但路边停了不少车,不贴条的话,交通的缓解程度有限啊。”
“那条都贴了,明天出来消费的人数就锐减了,然后老百姓还要骂,没啥必要。如果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活动,那确实是不对。但现在,还是要支持的。”李达说道。
道理很简单。
贴条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而不是创收。
在车位却是紧缺的情况下,大面积贴条,那就是没有必要了。
这样,经济活力就会受挫。
这几天收税的钱,就是一大笔财政收入。
同样是创收,为什么要通过背骂名的行为来进行呢?
其实车位不够,地库负载,被迫违停,那时城建落后的锅,还真不能怪老百姓。
“哦对了,搞这个活动的是哪个人查清楚了吗?”李达市长问道。
听到这个后,秘书回答道:“嗯,问过一些商家,说是一个年轻人,都叫陈总,有些说是大学生,有些说是搞广告公司的,还有的说是高中生。”
“高中生?你自己想想有可能吗?”市长笑了,然后说道,“这个,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