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8章 涡喷14的重生(上)(二合一)(4)

歼7,也一样会遇到跟林康和陈海胜一样的问题。

面对着明显不怀好意,就在家门口不远处游荡的侦察机,他们毫无办法。

但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呢?

飞机的性能不会因为飞行员的主观能动性就发生变化。

歼7,无论如何都已经撑不起华夏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天空了。

相比于年初的惊天动地,这次事件在太平洋的两边的媒体中都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波。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无比平常的一天。

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并不是。

消息很快在保密级别许可的范围内传播了开来。

任何一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海军航空兵的应对并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没有合适的装备。

买回来的苏27再好,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航空工业实力来进行维护保障,也发挥不出足够的战斗力,甚至连转场飞行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而自行生产的飞机又实在难堪大用。

大概一周之后,在一次例行会议的最后,杨奉畑拿出了一份新闻通稿。

里面自然不会明明白白地写出事情的经过,但这里的人基本都已经有所耳闻。

让大家觉得刺眼的是通稿的最后一句。

“充分利用现有装备的可及性,扭住装备编配、网链搭建、多域保障等难题,最大限度发掘装备作战性能,以此推动战斗力整体跃升”

表面上说的虽然是练兵备战这种积极向上的事情,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辛酸和无奈。

“同志们,这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在戳我们的脊梁骨啊”

杨奉畑看着涡喷14改进攻关小组的成员们,用略带沉痛的语气说道。

整个会场一时间寂静无声。

把通稿拿出来展示自然是常浩南的意思,只不过有些话还是让杨奉畑出面说更合适一点。

相比于大张旗鼓的动员大会,这种办法起到的激励效果显然更好。

正所谓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

虽然并没有人主动表态什么,但整个攻关小组的工作效率都上了一个台阶。

第二天晚上,几种典型转子静子叶片积迭线设计所对应的马赫数等值线图和壁面极限流谱被送到了等待已久的常浩南手中。

在原本的计划中,这应该是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