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6章 我怎么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二合一)(4)

也就是既要保证高效率,又要保证高安全性。

而上面两个指标通常而言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困扰了电力部门很长时间。

徐洋完成的这个项目,毫无疑问会对未来全国的输电系统产生巨大帮助。

简直可以说是完美实现了常浩南重生之初的想法。

由自己提出一个基础的方法论或者研究方向,其它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应用层面的研究。

至于那个项目完成人员名单里面的名字,他反而并不是特别在意。

“要是大家都能有她这么厉害就好咯”

常浩南有些放飞自我地想着,同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那封英文打印出来的信上面。

这一次,里面的内容则是非常正规的论文格式。

anewmethodforthenonlineartransformationofmeansandcovariancesinfiltersandestimators

一种滤波器和估计器中均值和协方差非线性变换的新方法。

随后他注意到,在题目下面的作者一栏中,常浩南和徐洋的名字右上角有一个相同的标注。

#这些作者对本文的工作做出了相同贡献。

“啊这”

看到这行小字的常浩南挠了挠头。

这个意思是我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

在英汉词典的帮助下,常浩南用大概三个小时读完了整篇文章。

毕竟里面有很多都是他自己的内容,所以阅读效率比上次快上不少。

这篇论文延续了之前两个人的讨论,内容自然是关于一种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结果的后处理。

并且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实验验证的部分。

在论文后面还附着另外一张纸,除了照例征求常浩南关于内容的看法之外,徐洋重点询问了他对这篇论文投稿方向的意见。

“投稿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铅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作为伯克利毕业的博士,徐洋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功底比常浩南要好上太多了。

后者如果要写外文文章,那必是要先写出中文来再翻译的,而眼前这篇显然是从一开始就用英文写成,哪怕是常浩南这样一个英语外行也能看出其连贯性和专业性。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