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08章 两手准备(3)

理念,其中涉及一些非传统的路径。”他措辞谨慎,“为了更好地评估这种新理念的潜力,我们迫切需要一些关键的设计输入参数。”

吴明翰心说终于来了。

对方提出的要求极其具体且专业,目标明确指向了物镜系统。

结合之前提到的“新型设计理念”和对镥铝石榴石特性的关注,一个模糊但激动人心的轮廓在吴明翰脑海中逐渐浮现——

常院士手中,很可能掌握着一种能够解决高na值问题的颠覆性技术!

想到这里,他用肉眼难辨的速度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纸笔:

“您说”

常浩南看着眼前这副早有准备样子也是一愣,然后开始列出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目标na值下对应的、实际光刻工艺所要求的光学设计规格。包括但不限于:有效成像视场的大小、允许的最大波像差、畸变容限、还有系统的工作距离等硬性指标。”

“其次是透镜组的整体结构布局”

“”

洋洋洒洒,十几分钟才终于说完。

吴明翰从头到尾浏览了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常浩南有意,总之几乎不涉及华芯国际的核心技术。

甚至无需向董事会征求意见,他这个层级就能直接做决定。

于是朝着周学点了点头。

后者随即接过话茬:

“虽然全折射物镜的研发项目已经中止,但所有技术文档和实验数据都完整归档保存着,我可以直接授权调阅,虽然当初的设计远达不到1.7na的指标,但里面的设计逻辑、材料选择考量、以及当时遇到的像差问题记录,应该很有价值。”

“放心,调阅就足够了。”常浩南点头,“都是一套体系里面的,我知道内部会有一些保密要求,不会复制的。”

周学听罢,略略松了口气:

如果对方真要拷贝一份带走,难做的只会是他自己。

“感谢常院士您理解。”

周学搓了搓手,但旋即语气一变:

“不过,常院士,关于折反式物镜系统我们华芯就只有一些最基础的原理性了解和公开文献能搜集到的皮毛信息,详细设计数据、材料应用和像差控制经验,我们掌握得很少。”

“国内真正精于这方面,应该首推长光集团,他们是国家在高端光刻光学系统研发方面的绝对主力,也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