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帕洛阿尔托,特斯拉设计中心顶层办公室。
厚重的遮光帘隔绝了加州的阳光,室内只亮着一盏阅读灯。
埃隆马斯克深陷在宽大的办公椅中,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信标”国际空间枢纽计划的官方技术白皮书全文,以及xs-1空间核反应堆的参数说明。
那是一个个令人心悸的数字:兆瓦级持续电力输出、不少于10年设计寿命、强辐射环境自主运维能力、模块化可扩展结构
每一个参数都在冲击着他的眼球。
很明显,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太空站。
或者说,马斯克几乎可以肯定,这项基础在研发之初,就瞄准了给外星基地供能的目标。
至于xs-1,只是当前条件下做出的阶段性选择而已。
“火星基地”
这个想法又一次在他的脑海中燃起。
在spacex雄心勃勃的火星殖民愿景中,最核心的瓶颈有二。
其一是如何在火星表面或星际飞船内建立可靠、强大的持久能源。
他设想过大型太阳能阵列、想过核裂变电池但从未敢设想在短期内将如此大功率的空间核反应堆实用化,并送入深空轨道。
而如果xs-1能在拉格朗日点上维持正常工作,那么在火星表面肯定更没问题。
其二就是如何把大量设备和材料从地球运往火星。
如果采用传统的地火转移轨道,那么无疑需要一种运载能力超越土星5和能源号的、前所未有的超级火箭。
即便是马斯克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条技术路线的风险很大。
原本他还有信心重复猎鹰火箭的发展路线,逐步通过以打代测的方式完善技术。
但特斯拉近期遭受的重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当然,如果推动spacex上市,那么或许仍然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
可那同时也意味着他对于企业的掌控力下降。
其它资本,甚至是nasa,可未必愿意陪着他去玩火星殖民。
而现在,眼前似乎出现了另一种可能
“他们竟然真的做成了”马斯克喃喃自语,“这可比我的火星城计划还要疯狂!”
这里的“疯狂”当然不是贬义,而是一种对极致工程野心的承认。
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nasa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