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68章 燕京行!(第二更!)(4)

我需要知道你们提出的原因,只有这样,我才能准确解答问题。”

伴随着他的话语,对面三个阵营的人开始交头接耳,过了一会儿,三个阵营靠的最近的人凑到一起,似乎是在交换意见。

最终,意见被汇总到郭松手里,他看了一眼手中纸条,解释道:

“我们用阿里萨勒姆空军基地的例子,结合你的文档,进行了分析。”

“最后发现一个很麻烦的点。”

“那就是我们如果想要足够的性能,那无人机的造价会几何倍上升,除了无人机,其他无人设备也是一样,这就脱离了我们组建无人作战体系的初衷。”

“我们看中无人作战体系,就是因为这东西可以以最小的代价代替人。”

“但实际的模拟结果下来,却发现这东西没法完全代替人,想要代替人,成本就得上去。”

“于是,就有了分歧。”

“一部分同志认为,我们应该走在无人作战体系的前列,应该重点提升相关的技术。”

“还有一部分同志认为,这东西就是个一次性消耗品,随便弄弄得了。”

“而你,是这一切的导火索。”

“现在,我希望你这根导火索,燃出一点火星来。”

听了前因后果,林易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如果只是这个,好说。

他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先打开公文包,把昨天连夜写的东西翻出来,放到桌上,然后用力一推,推到桌子对面的郭松眼前。

等对方拿起文件,林易这才开头解释道:

“其实这是一个预期的问题。”

“我先说结论。”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甚至在未来20年的技术条件下,无人设备,也无法完全替代人来操作。”

“无人设备能做的,就是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来进行运转。”

“可以给他的程序加入一些思考的功能,但是,电耗不够!”

“所以各位要做的,首先是降低预期,降低对无人设备的期待。”

“不要期待他完全替换人,我们要期待的是,无人设备辅助人,帮人减轻压力。”

“至于发展路线建议,军用品采购,我建议是量大管饱。”

“甚至哪怕是在未来,无人设备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量大管饱。”

郭松把这些话记下,从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