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491 选择大于努力(3)

“后来丹尼尔波维就辞职了,去霍普金斯任教。再往后,这位因为zz不正确,被扣上危害学生安全的帽子。”

宋主任愣住。

“丹尼尔波维来国内很多年了,就像lgbt一样,我真是希望他们不断的搞zz正确的那些事儿。”罗浩笑道,“不说这个,语音识别的内容方面进步的很快,ai机器人智能说是还行。”

还行?宋主任哑然。

“现在只能到这种程度。”

“机器人自己送患者回去不行么?”宋主任问道。

“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但是吧,万一摔了呢。”

罗浩说了一个和宋主任一样的担心。

宋主任随即了然。

“多跑跑数据的,不着急。”罗浩笑道,“其实吧,我也有点着急,毕竟年底有好多学科要在省城开年会。”

宋主任心中一动,“我们重症医学正在商量开会的地儿,半年前就说要在羊城开,原来是因为你。”

“也不全是,这不正好赶上冰雪节么,老板们想来看看热闹。”

聊了几句闲天,下一个患者已经躺在手术台上。

“宋主任,那我先手术了。”

“去做吧,我回去看一眼,你做完手术给我打电话,我录制一段翻身的视频。要是机器人能帮着翻身,那就好了。”

罗浩很清楚宋主任纠结的点在哪。

重症监护室除了给出大额奖金,否则的话留不住有经验的护士。

护士有多重要,只有医生才知道。

有经验的老护士可以查缺补漏,甚至提出自己的意见,能避免临床上很多没必要的误诊误治。

但人的精力有限,虽然重症监护室里有护工,但总不能一张病床配俩个三个护工,有些体力活还是要护士做的。

25岁左右就还好,过了这个岁数,尤其是到了30岁以后,从经验上来讲是老护士,风华正茂,但身体已经彻底崩了。

医大一不比协和之类的医院,它们本家护士很少,都是全国各地来进修的护士,所以类似的困扰几乎没有。

医大一院和地市级有重症监护室的医院承担了所有。

医生护士就像是耗材,宋主任想的是能不能换一种耗材,实在熬不住。

每次新老交接的时候都会出事,她也没办法。

今天,看见罗浩用在手术室里的机器人,宋主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