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担心网络问题,罗浩倒是觉得没事儿。
柴老板说过一件往事——当年医院批量进呼吸机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过,要是停电了怎么办。
停电?
现在医院里敢停电?!
备用电源以及特殊保障等等都已经悄无声息的进了骨子里。
罗浩自从上大学到现在,接触临床也十年了,这段时间里他一次停电都没遇到过。
所以网络延迟在罗浩看来不算什么大事儿,总归能克服。
甚至以后还要有教练机模式的远程操作系统,一人做手术,有老师在盯着看,还有其他学生也在模拟操作。
这都是可行的。
身在省城的袁小利操作着导丝进行超选,几个难点一蹴而就,延迟约等于没有。
虽然是远程操作,但却像是站在罗浩面前一样。
微导管进入,开始造影。
判断出血点,袁小利开始栓塞,封堵被骨茬刺破的血管。
一根、两根、三根
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五根血管都被堵上。
而此时患者的血压也回升到120毫米汞柱。
罗浩微笑,转身要离开,但马上回来。
这里不是家里,没有机器人按压止血。
罗浩又一次戴上手套,等手术做完后做一些收尾工作。
袁小利肯定不做类似的活,机械臂也缺失一些功能。毕竟最开始的穿刺属于穿刺技术,和导管技术走的是两条技术路线。
要单独做另外一套的话,还要耽误一段时间,而且在医大一院里手术,罗浩的要求只是不穿铅衣。
远程操作,当地医生可以完成前置步骤,这都不是什么太高的要求。
罗浩没有好高骛远。
都想一步到位,可也得有那个条件不是。
机械臂抽出导丝、导管,罗浩开始完成接下来的步骤。
气密铅门打开,血管科王主任把方晓撞到一边,一溜小跑进来。
“罗教授,我来我来。”
“王主任,是吧。”罗浩微笑。
“是,您叫我小王就行。”血管科王主任戴手套,准备按压,“您还要看手术过程,还要和医大一院交流,有的忙,这点小事交给我。”
罗浩刚听见这位好像在跟方晓吵架来着,没想到跪的倒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