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3章 尘埃之怒—卫星群的银色葬礼(4)

起暗红色光芒,下一秒,一小股橘红色的燃料流就从彻底失控的喷口处泄露喷涌,导致卫星开始无规则翻滚!

吞噬、分解、短路、从内部瓦解一切承载“智能”与“功能”的基础结构!

整个毁灭过程充满了冰冷的生物活性和极致的效率。

仿佛一颗精巧的星辰被看不见的瘟疫瞬间腐蚀成一堆昂贵而无用的太空垃圾。

“目标2、3号结构崩溃程度已达91%目标卫星功能性确认完全摧毁。”

冰冷的数据宣告最终降临。

整个玄武试验场的巨大空腔,陷入了绝对的死寂。

只剩下些许撞击飞溅的碎片缓缓漂移的微弱声响,以及那逐渐黯淡、熄灭的聚变余晖,在穹顶投下最后摇曳的光影。

是的,相比于传统的爆炸方式,这才是“尘埃之怒”的核心攻击手段。

上面如此重视的绝密研究项目,又怎么会只是因为方便携带,不易被发现这么点优势呢。

在传统爆炸方面,“尘埃之怒”每个纳米单元由氧化铜纳米杆与铝纳米粒子通过分子键精确堆叠,接触面积达到理论极限值,这种设计使燃烧速度达到7马赫,远超传统炸药。

在单元外壳包裹液态金属镓铟合金,当温度突破500时,液态金属瞬间汽化形成等离子通道,使相邻单元的连锁反应速度提升300%。

更重要的是,每个纳米单元搭载碳纳米管基处理器,通过太赫兹频段脉冲信号实现集群自主组网,集群可依据战场环境动态切换编队结构。

虽然像源代码中那样原本的使用方式依旧可以,适用于一些特种作战,潜入敌后的情况,毕竟不易被发现。

但他真正的战场,是在头顶上,在那片星空下,还有数不尽的卫星,那是每个国家最依赖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手段。

而“流星”对应的便是针对大面积的卫星群的战略打击,它的代号也正是因此得来的。

指挥大厅内,灯光恢复了稳定,但屏幕的数据流仿佛也凝固了。

曹部长原本紧握扶手的手背青筋慢慢隐去,指尖轻叩了一下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钱司长缓缓摘下眼镜,食指捏着眉心来平复着心中的震撼。

王院士重重地靠回椅背,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再缓缓吐出,仿佛卸下了一生的重负。

洛珞依旧站在主控台前,微微侧身,目光穿透防爆玻璃,投向试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