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84章 后续的提升方案(3)

间。”

他话锋微转:

“不过,根基不稳,再精巧的算法也只是空中楼阁,设备的温漂、元件的微小迟滞这些终究是物理极限上的紧箍咒。”

“所以,下一步的重心,除了提升蜂巢之心的储能转化效率,就是要让‘银弦’有更坚实的硬件根基?”

曹部长敏锐地问道。

他和洛珞的思路正在快速合流,仿佛两个精密的齿轮正在咬合。

“硬件是长周期的投资。”

洛珞直言:

“短期内,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深挖这种‘软着陆’的能力极限,用更复杂的耦合模型榨干现有设备的每一分潜力,另一方面”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投向窗外那模拟的星空穹顶:

“必须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的微磁约束驱动核心和高保真压电陶瓷,需要最尖端的特种实验室配合,这东西,靠张总工一个人啃不动。”

曹部长眼中精光一闪。

“尖端实验室‘星河’那边最近有点新东西,专门做极端精密控制的,方向很对口。我会协调,争取让他们的核心团队,尽快介入‘银弦’后续的硬件预研。”

他所说的“星河”是国内另一个在量子精密工程领域深藏不露的绝密项目。

“好”

洛珞应下。

他知道曹部长口中的“协调”意味着多少资源和权限的调动。

他又补充道:

“还有纳米虫群的反应精度,现场表现合格,但远未到智能化的程度,‘零误差’是目标,现在响应率98.7%只是及格线,那剩下的1.3%,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战场空间里,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

他眼前闪过模拟中几处纳米集群在复杂管道内出现的微小偏航。

“集群的‘本能’还需要更强?”

曹部长理解洛珞所指,是关于赋予那些微观“虫子”更基础的本能规则。

他想起报告里提到的那种让“虫群”自组织的精妙思路。

洛珞点点头:

“规则越贴近自然界的底层逻辑,就越坚固,越能抵抗复杂环境的干扰,但目前的规则架构,在高速、高压差下表现出了一点脆性。”

“我需要信息控制组的李工,把大量极端环境下的失败和扰动数据进行深度清洗建模,找出集群决策链上那些不明显的‘死结’和‘冗余’,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