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41章 一个方案策划书引发的风波(1)

最终张云超也没能从万院士这里得到理论验证的最佳方法。

至于万院士所说的“让洛教授检验理论部分”比让裁判下场踢球还过分的事,就是出题人亲自答题。

不是考生自己批自己的试卷。

不过他在万院士这里也并非没有收获,除了理论方面的可行性外,试验步骤的精确外,还收获了一份名单。

一份接下来用于初步论证方案里各个试验步骤的负责人名单。

而刚才办公室里,在张书记离开后,万院士则是依旧回味着刚才方案里的那些论证部分:

“真是惊才绝艳啊!”

万明远先是赞叹了一声,随即又回忆起了对方的信息:

“24岁,不仅仅在理论研究上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在应用方面更是出神入化啊。”

虽然他对于许多前沿理论没有吃的特别透,但n-s方程这么重要的东西,别说他还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负责人,就算他现在退了,也很难抵制住了解它的诱惑。

过去的一年里,他没少研究洛珞的那篇论文。

要说完全融会贯通那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但凭借几十年的经验,他还是在看到方案理论部分的那一刻起,就判断出了出自谁的手笔。

放眼整个华国乃至全世界,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能把流体构型应用的如此纯熟,除了那位解开n-s方程的天才少年。

方案的原件张书记当然不可能留给他,他也不会违反纪律抄写一部分下来,不过仅凭刚才翻看的过程,他也能依稀回忆起来一些。

物理界质疑“洛氏证明未经验证”的声浪犹在耳边,而方案里的第一壁界面热应力分布图,分明是洛珞对全世界最铿锵的回击。

当传统模型在亿度高温前溃不成军时,洛珞用n-s方程独有的光滑性定理,构建出颠覆认知的蜂巢形自愈结构。

那些优雅的连续函数,精确标注出每纳米材料在强辐射下的形变阈值,宛若一个个卫士在划定界限。

是的,他早就猜到了这个方案中理论部分必定有那位洛教授的手笔。

不过,他知道张云超的担忧,也知道这份方案的提出方式有多敏感,所以才并未点破。

至于最后张书记问及理论部分的论证人选,他推荐了洛教授本人,那也是他的心里话。

如果这份方案中真的没有洛教授的参与,而是组织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