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60章 不同的应对方式(1)

日子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秋,车子在清晨稀疏的车流中穿过秋霜覆盖的街道,驶向城郊那栋不起眼的灰色建筑群。

这里,是王启明教授的“极限辐照材料验证平台”的科研基地。

王启明没有在休息室等待,而是直接站在了试验平台巨大的观察窗外。

平台内部,模拟着聚变堆芯的极端环境——高温、强辐照、中子流。

他面前的屏幕上,定格着那诡异的现象:

一层仿生蜂巢结构的多层复合材料的某个关键界面区域,在达到特定压力阈值时,并非预期的韧性形变或脆性断裂。

而是出现了一种瞬间的大幅度、似乎可逆的“塌陷”,如同一个紧绷的弹簧瞬间失去了所有刚性,随后又部分恢复。

这“伪弹性崩溃”完全超出了材料力学的经验模型范畴,旁边还滚动着“改性剂量产瓶颈”的提示。

“洛总,您看。”

王启明声音低沉,透着研究遇到死胡同的凝重,他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

“微观尺度我们捕捉到了结构畸变,但宏观的物理场模型失效了,尤其在这个瞬态阶段,现有的非线弹性本构方程完全不适应。”

洛珞凑近观察窗,鼻尖几乎碰到冰凉的玻璃,眼神锐利地扫过平台上那个微缩但致命的“伤口”。

“王教授,辛苦了,把辐照通量、温度场、尤其是压力载荷加载速率的历史数据发我一份,还有,那个界面区域的应力梯度分析做了吗?有没有可能是热-力-辐照耦合过程中产生了局部相变?”

他的问题直指核心。

实验室内灯火通明,但氛围有些压抑。

旁边的年轻助手端了两杯热茶过来,浓郁的茶香在充满臭氧和特种油脂气味的环境中弥散开。

王启明接过茶,暖着手:

“应力梯度分析正在做,相变迹象不明显,最棘手的是改性剂按原设计纯度,量产成本和时间都卡住了。”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焦虑:

“时间表”

洛珞喝了口茶,滚烫的液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时间表不能松,我们是在点火倒计时,这样”

他放下茶杯,语气果断但不再是独断专行:

“王教授,您的团队分两路:一路继续深挖‘伪弹性崩溃’的瞬态物理机制,重点分析加载速率和微结构演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