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7章 吹皱一池春水 (求追读!万分重要!)(1)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五年的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也会改变很多事情。

就比如固安村的路,于两年前,宋家出钱重新修整了一遍。

路过牛车压着三合土路面,发出“咯吱”轻响,白发苍苍的老汉蹲在村口功德碑前咂嘴:

“宋老爷家出了七百两银子,雇了咱全村劳力干了仨月这路,能用到孙辈哩!”

“没想到咱老汉的名字,临了临了,没刻在坟前,反倒先上了这功德碑。”

此时,一名俊朗少年,自村中走出。

面如冠玉,眉清目朗。

哪怕城中大户见了,也得称赞一句:“好一个神秀少年郎!”

村口老汉正拿袖子小心擦去功德碑上的灰尘,看着石碑洁净如新,不禁咧嘴露出年迈稀疏黄牙。

转头见少年过来,老汉连忙躬身行礼:“小宋少爷,这是要进城?”

少年正是如今十三岁的宋念守,身姿挺拔,几乎不亚于寻常成人。

得益于宋家家风,即便面对自家佃户,宋念守也是颔首回礼:“不进城,到镇上巡视一番。”

老汉佝偻着腰,目光追着少年逐渐离去的飘然背影,嘀咕着:“宋老爷积德哟小少爷这般人品,又聪明的很,将来怕比贺老爷还厉害,要中状元哩!”

风吹过功德碑上一行行字样,硕大“宋”字,排在头一位,在阳光下亮得晃眼。

五年里,朝廷赋税日渐加重。

田税,丁税,都比先前增加了一倍不止。

原本还想着再坚持坚持的农户,终于放弃希望,把地全卖给了宋家。

不光是农户,就连家中人口数十的地主李家,也将八十亩地全卖了,换取宋家帮忙承担相应田税和丁税。

如今固安村六百多亩良田,宋家独占三百九十亩。

手里还拿着田产的,只剩下马家,许家,江家,以及贺周知的二十七亩,合计二百五十七亩。

据说马家和许家也有点扛不住了,若赋税再增加的话,可能也打算将田产卖了喘口气。

至于江家,这几年惊雷手江云庆的名字,在江湖上也算有了名气。

武道第四境修为,距离第五境叩玄相差不远。

县衙组织了一些壮丁,交予江云庆训练,还给了个民兵教头的名衔。

换来的,是江家赋税减半。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