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32、陛下背后有高人!(2)

表情的将目光从杨吉、王华身上移开,随后淡淡说道:“朕知众卿家所忧何事。”

“祖制,乃太祖所立,亦武朝立足之根,朕不会轻易改之!”

萧渊马上拱手说道:“陛下圣明!”

女帝摆摆手:“诸位爱卿,且听朕说下去!”

萧渊等也只好齐声道:“臣等恭听圣言!”

女帝叹了口气,面露忧心之色:“只是,治理这天下,没钱的是万万不可!”

“如今国库空虚,朕要改一改这祖制,是无奈之举。”

“朕打算,放松商贾的礼制规格。”

众人一听,顿时愕然。

但同时也松了口气。

不是对士族门阀、诸侯势力开刀就好。

大武朝,士农工商四民,外加贱籍,民数万万之巨。

贱籍不提,武朝对商贾,限制极多。

但随着商人掌握的钱财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官员,暗中营商。

商人地位已提升不少。

严格来说,应是士农商工才对!

只是没人敢提出来而已。

例如,地方各处,尤其是远离神京的州府,不少商人,出入乘轿,暗穿丝绸里衣,地方官府,也睁只眼闭只眼。

礼制这些东西,属礼部管,身为礼部尚书,萧渊不得不又站出来。

“陛下,商贾不事生产,乃国之蠹虫,太祖为了莫使万民效仿,伤帝国之根基,方定下对商贾的诸多限制。”

“如若放开商贾规制,定使骄奢之风日涨,岂不是宣告天下,朝廷支持这等不事生产之人?”

他深吸口气,又沉声道:“农乃国家之根基!”

“万一百姓皆仿效之,去行那商事,不思耕种,定引得天下大乱!”

“因此臣以为,此事不可为!”

女帝点点头:“萧卿此乃老成之言,治国之道,朕亦明白萧卿之心。”

说着,她叹了口气:“朕亦明白,天下百姓困苦,不忍增添赋税,再伤民众。”

“但朝廷没钱,如何能为百姓谋福祉。”

“所以只能从那些商贾着手,寄望能暂时帮补朝廷,纾解财政困局。”

萧渊皱了皱眉头:“陛下,请恕臣愚鲁。”

“臣却不明,开放商贾规制,如何能纾解朝廷财政之困?”

女帝淡淡一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