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之间,曹空打量那三位道人,老道衣冠整齐,发须有序,面上不言苟笑,像是一严肃之人。
两位年轻道人,约十余光景,体型消瘦,眼睛里有着青年的朝气,亦看着曹空,眼中不由得闪过一缕惊艳,真是好相貌啊。
老道稽首施礼,道:“小友何处来。”
老道自忖年长,又念腹中道经不少,故称曹空为小友,曹空倒也不恼,以他的眼力已经看出,眼前三人只是寻常凡人。
他已是修行中人,又何须为了一点颜面去和人争执。
只是还礼,笑道:“此去向西,有一山名为隐雾,我从山上来,向东而寻,去寻故友。”
老道想了想,未曾听闻此山,怕是某个不知名的小山出的一位不知名的道士。
“贫道云松,是长青观观主,这两个乃是小徒,这番有礼了。”
曹空见状也再度还礼,“我本名曹空,至于道号,修行不够,师父未曾取之。”
云松道长听后,觉得验证了自己的猜想,但没取得道号,心中觉得应是曹空惫懒,不过也没露出什么异色,
只是以长者语气说道:“无妨,多学多思,便不枉费修行。”
曹空笑了笑,遂与三道人同行。
一路上,云松道长少言,他的两名徒弟,颇为好言。
大徒弟叫做守正,小徒弟名守行,寓意希望二人持正心而守言行。
两个年轻道人问了曹空隐雾山景象如何,又好奇其风土人情,这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
曹空如实作答,云雾常伴,奇花四季开,飞鹤灵鹿数不胜数。
听得两道人面色大羡,以为那是一片灵秀之地。
只是一旁的云松道长倒是闻之有些不信,他所居之山,已是附近小有名气之山,都无如此景色。
真要按照眼前这未得道号的道人所说,那隐雾山岂不是神仙所居之地了。
两个年轻道人问后还想再问,却在曹空三言两语间转而为其述说此地,其名比丘。
曹空心中了然,原是那比丘国,自己不知不觉竟已行至此。
两年轻道士又主动提起了他们要去赵大老爷家吃喜宴的事,还问曹空要不要去。
曹空本就有此意,便顺势答应。
期间两名道士又说了那赵家之事,乃是一积德行善之家,平日颇有善名。
东唠西唠之下,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