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三郎固然有好涵养,周围捧月之人却不能放过献殷勤的机会,只听外围宾客中立时有人鼓噪起来。
“哪来的野小子,还不快滚?!”
“好狗不挡道,听见没有!?”
眼见群情汹涌,两位监考的定荒府道人倒是灵通,他们也不出言驱赶乌名,只伸手招呼了两个在附近侍候着,明显属于府内基层牛马的小白袍过来继续应付乌名;自己则腾挪到长桌另一端,同时取出另一本蓝皮书,摆在桌上然后对刘三郎露出极其热情的营业笑容。
“三公子,请来这边。”
刘三郎拱手回道:“多谢二位道长的好意关照,那在下便不客气,上前献丑了。”
说着,他不再理会乌名,上前数步,来到书前,深吸了口气,调整好全身状态,郑重地翻开了人皇贴的第一页,然后霎时间目色迷离,已沉浸其中。
乌名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却被一声厉喝打断。
“喂,你看什么呢?!还想不想参悟了!?”
一名牛马小白,极不耐烦地伸手推了一下乌名,将他的注意力拉回桌上。
乌名也不以为意,更不再去看刘三郎,而是收敛心神,翻开了面前的人皇贴。
映入眼帘的约是一页百余字,开宗明义地表示:天地万法归于仙道,而仙之道乃人之道,于是天地生万物,万物尊人皇观点简洁明了,也无甚特异之处。
带着些许疑惑,乌名翻到第二页,这一页开始讲混沌之始,天地初开,有圣人分化阴阳,令万物归序,由此诸般大道方有成算是树立了以圣人为核心的历史观。
第三页,则是讲述九州初成后,圣人分出灵性,又打通生死轮回,其后方有芸芸众生、亿万种族算是给天下生灵都确立了共同的祖宗。
第四页,讲众生愚昧,于文明繁衍间各立异端邪道,导致九州纷乱不息,大道蒙尘,唯有人族在乱世中苦苦支撑这则是给上古年间的百族并立的局面,定了个极端贬义的基调。
看到第五页,乌名便暂时不再往后翻了,因为就在此时,他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记不得第一页具体在写什么了!
这种感觉极其微妙,明明脑海中还残存着清晰的轮廓,对第一页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都记忆犹新,甚至视网膜上都恨不得还残留着第一页的残影但具体的文字,他却是一个也说不出来了!
开篇第一个字究竟是“天”还是“太”,他甚至都无法确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