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是我格局小了。”
“不是我稳,是大家一起扛过来的,”苏木靠在廊柱上,望着院角的腊梅树,枝头的花苞比昨天又饱满了些,嫩黄的颜色透着生机。
“老木匠拍匠人故事时说,做手艺要耐得住性子,等木头干透,等胶水凝固,等芽苞慢慢长大,咱们做内容也一样,不能被短期利益晃了眼。”
“对了,你上次说想投资江南文化项目,现在匠人故事要做周边开发,老木匠嫁接腊梅的手办、周慧设计的汉服配饰,要不要聊聊合作?”
王宏宁在电话里来了兴致,声音都提高了几分:“我正有此意!下周我去乌镇,咱们当面聊,顺便尝尝崔姝做的饺子,我听你说过好几次,比我在杭州吃的老字号还香,这次一定要亲口尝尝。”
挂了电话,苏木走进厨房,看到沈亦舟正跟着崔姝学包饺子。
他手里捏着一张不规则的面皮,舀了满满一勺肉馅放在中间,结果因为馅太多,面皮根本合不上,肉馅从缝隙里漏出来,沾得满手都是。
“别急,慢慢来,”苏木走过去,拿起一张新的面皮示范,“先把肉馅放在中间,不要太多,大概占面皮的三分之一就行,然后把面皮对折,从右边开始捏褶子,每个褶子间距要均匀,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漏馅,也好看。”
他的动作熟练,指尖翻飞间,一个带着均匀褶子的饺子就捏好了,像个小巧的月牙,立在案板上稳稳当当。
沈亦舟跟着学,虽然包的饺子还是有些歪歪扭扭,有的褶子捏得太用力变了形,有的馅太少显得瘪瘪的,但比之前好多了。
苏锦拿起一个形状最规整的,举起来对着阳光看:“这饺子像小月牙,比你之前包的胖团子好看多了,有进步,值得奖励一个小红花。”
厨房里的热气渐渐弥漫开来,蒸笼里飘出的白雾顺着窗户缝隙钻出去,又被外面的冷空气凝成细小的水珠,模糊了玻璃。
窗外的腊梅树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幅晕染开的水墨画。
崔姝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摆进蒸笼,笑着说:“再蒸十分钟就能吃了,红薯粥也快熬好了,里面加了红枣和桂圆,甜得很,大家再等等。”
苏锦走到窗边,用手指轻轻擦掉玻璃上的雾气,看着院角的腊梅树。
雨后的腊梅更显精神,嫩黄的花苞上沾着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像是撒了把星星在上面。
淡淡的香气顺着窗缝飘进来,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