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五章 抵达杭州(2)

会展中心,落地窗外就是波光粼粼的钱塘江。

苏木和徐佳莹抵达时,会场已经坐了不少人,衣香鬓影间夹杂着低声的交流声,电子屏上滚动着“传承江南文脉,创新传播路径”的论坛主题,透着专业庄重的氛围。

秦海天早已在会场门口等候,看到他们来,立刻笑着迎上来:“苏木,佳莹,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里面请,前排给你们留了位置。这次论坛有几位文旅局的老领导,还有故宫文创的团队负责人,待会儿咱们多交流交流。”

徐佳莹跟着他们走进会场,目光扫过参会名单时,突然顿住。

名单上“李曼君”三个字格外眼熟,那是她年轻时在苏州文化局工作时的同事,后来去了北京故宫文创团队,已经多年未见。

她正愣神,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佳莹?真的是你!”

徐佳莹回头,只见一位穿着米白色西装的女士快步走来,脸上满是惊喜。“曼君姐!”

她连忙迎上去,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好久不见,你怎么也来了?”

“我现在在故宫文创负责江南片区的合作,这次是来学习交流的。”李曼君笑着说,又看向苏木,“这位就是苏总吧?常听佳莹提起你,木槿传媒的梅下花事漫改我看过,传统元素融入得特别好,很有江南韵味。”

苏木笑着点头:“谢谢李老师认可,以后有机会,还请您多指点。”

两人正聊着,又有几位文化界的旧友围过来,都是徐佳莹当年在文化系统工作时的同事。

大家聊起这些年的经历,从苏州的昆曲保护,到北京的故宫文创,再到乌镇的民俗传承,话题不断。

一位头发花白的资深前辈,原浙江省文旅的王把头,听完徐佳莹介绍绿翼公益与乌镇民俗结合的模式,忍不住称赞。

“把流浪动物救助与传统手艺体验结合,既做了公益,又传播了文化,这个思路太新颖了!现在很多公益项目只重形式不重内容,你们能把两者结合得这么好,值得推广。”

徐佳莹脸颊微红,连忙说:“都是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街坊们的支持。我们只是想,公益不应该是冷冰冰的捐赠,传统文化也不该是束之高阁的展品,把它们放在一起,或许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与文化的力量。”

苏木坐在台下,看着妻子在人群中从容交流,眼里满是笑意。

平日里徐佳莹总是低调地站在他身后,打理家务、处理后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