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莹笑着回应:“目前我们初步估算,每期培训大概需要十万左右的资金,主要用于采购丝线、香材、面粉这些基础材料,还有给手艺人的授课费。”
“要是李总愿意支持,我们可以一起设计详细的‘赞助方案’,比如在‘古艺新境’的体验区设置‘赞助企业展示墙’,在培训手册和结业证书上印贵集团的logo,还可以邀请贵集团的员工来免费体验工艺课程,既让企业获得曝光,也能让员工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算是双赢。”
李总听完,满意地点头:“这个方案很好!明天我让助理联系你,咱们详细聊聊合作细节。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我们能参与其中,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随后,张局长又聊到苏绣的创新方向,提到现在很多苏绣作品还停留在传统的山水、花鸟题材,图案复杂,价格昂贵,年轻人既不喜欢也买不起,导致苏绣只能局限在小众市场。
徐佳莹立刻接过话:“我们也在尝试‘苏绣+日常’的创新模式,之前设计了一批苏绣咖啡杯套,用简化的雏菊、兰草、水波纹做图案,针法用最基础的‘齐针’,成本不高,售价定在39元一个,推出后很受年轻人喜欢,试体验活动当天就卖出去了50多个。”
“我们还和苏州本地的一个服装品牌合作,在卫衣、帆布包上绣小面积的苏绣图案,比如在卫衣的胸口绣一朵小小的雏菊,在帆布包的侧面绣一段水波纹,价格和普通卫衣、帆布包差不多,却因为有了苏绣元素,销量比普通款高了30%。”
“接下来我们想做‘苏绣定制’服务,比如给客人绣宠物的头像、情侣的名字缩写,让苏绣从‘高高在上的艺术品’变成‘接地气的日用品’,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她的每一番话都条理清晰,既有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又有切实可行的创新思路,没有空泛的口号,全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想法。
坐在斜对面的顾曼殊,看着徐佳莹被众人围绕、认真分享的样子,心中的挫败感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太低估徐佳莹了。
徐佳莹不是“依附苏木的普通女人”,而是在传统工艺领域有自己见解、有执行力的合作伙伴。
她和苏木的感情不仅是生活中的陪伴,更是事业上的并肩同行,这种紧密的关系,不是自己靠刻意接近就能动摇的。
晚宴进行到一半,主办方邀请嘉宾上台分享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