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八章 归于平静(2)

的竹编屏风,每一件作品都做工精细,透着古朴的韵味。

周师傅正在编织一个竹编花篮,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之间,动作娴熟而流畅。

看到苏木和徐佳莹进来,他停下手中的活,笑着打招呼:“你们是来买竹编的?还是来学手艺的?”

“周师傅您好,我们是‘古艺新境’的,想来拜访您,学习一下竹编技艺。”徐佳莹递上名片,真诚地说,“我们想把苏州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些老手艺。”

周师傅接过名片,看了看,点了点头:“‘古艺新境’我听说过,最近在苏州挺有名的。你们能想着传承这些老手艺,是好事啊!”

他指着墙上的竹编作品,“这竹编看着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选竹要选三年以上的毛竹,柔韧性好,劈竹要劈得均匀,粗细一致;编织的时候要讲究力度,太紧太松都不行。”

他拿起一根竹子,现场演示了劈竹的过程。

只见他用一把锋利的小刀,顺着竹子的纹理轻轻一劈,竹子就分成了均匀的竹条,再将竹条劈成更细的竹丝,动作一气呵成。

“现在学竹编的年轻人太少了,”周师傅叹了口气,“这手艺又苦又累,赚钱还慢,我儿子女儿都不愿意学,以后这手艺说不定就失传了。”

徐佳莹看着周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心中一阵感慨:“周师傅,我们想把您的竹编技艺记录下来,做成视频和图文资料,还想邀请您去‘古艺新境’做‘工艺大师课’的讲师,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学习竹编,您看可以吗?”

周师傅眼睛一亮,脸上露出了笑容:“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这辈子就爱这竹编,要是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它,我就算没白干。”

接下来的几天,苏木和徐佳莹每天都来竹编作坊,跟着周师傅学习竹编基础。

徐佳莹学得很认真,从选竹、劈竹到编织,每一个步骤都反复练习,手上磨出了水泡也不放弃。

苏木则负责用相机和笔记本记录,拍下周师傅编织的每一个细节,写下竹编的技艺要点和周师傅的从业故事。

离开竹编作坊后,他们又拜访了做苏式灯彩的陈师傅。

陈师傅的灯彩作坊在山塘街的一条小巷里,他做的灯彩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有传统的宫灯、走马灯,还有创新的卡通造型灯。

陈师傅告诉他们,苏式灯彩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要经过扎架、糊纸、绘画、装饰等多个步骤,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