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破旧立新(2)

口,语气温和,却如重锤击案:“如此宵小之计,本王当日便已撕毁焚之。王府与东宫同心辅国,岂容尔等鼠辈挑拨?”

朱标走至讲席前,对诸生正色道:“今日之言,尔等可牢牢记下。东宫若不能容得正人,如何承载天下?王爷若非忠肝义胆,又何苦为我受此诬陷?”

片刻寂静后,一名年少进士起身大拜:“学生李成,愿以此言铭心,誓辅东宫。”

随之,其余诸生亦齐声道:“愿辅东宫!”

朱瀚与朱标对视一眼,皆微微颔首。

这一日之讲,不只止谣,更为东宫立下口碑。几位观讲的中书舍人亦暗中回禀朱元璋。

当日晚,御书房。

朱元璋听完李善闻奏报,沉默良久,忽笑一声:“瀚弟真是好手段。什么也没说,什么也说清楚了。”

李善闻低声道:“陛下,近日锦衣卫也有密报,卢明风已闭门不出,传言身体不适。”

朱元璋哼笑一声:“是怕了。”

他随即起身,缓缓走到殿窗前,望着夜色中的宫阙,轻声道:

“朱标若真能与朱瀚这般心同气合,朕死也能闭眼了。”

正月将尽,京中渐暖,春水初融,柳梢吐绿。表面的风平浪静下,大明的政局却如沉江暗礁,愈加沉重。

东宫的讲学之举,虽赢得一时士林敬仰,却也引来更多人心难测之事。

这一日,王府中堂灯火未熄,朱瀚独坐素席,研墨摊卷,一笔一划写下亲拟的太子行事录。

黄祁立于案侧,小心伺候,待朱瀚写完末尾的“秋毫不犯”四字,才轻声问道:

“王爷深夜拟文,可是准备进呈御前?”

朱瀚吹干墨迹,淡声道:“不是上奏,是点醒。”

“点谁?”

“点朱标。”

黄祁微一愣:“太子?他近来已有所进益”

“可还不够。”朱瀚将笔置于笔山,起身负手踱步,“太子虽沉稳了几分,可心气仍未全敛,犹在意流言蜚语,偶起情绪波动。这是皇兄不放心他的根本。”

“王爷要让他彻底收心?”

“不止。”朱瀚回头,“还要教他如何借势生势,收敌为友。”

“收谁?”

“收一位‘旧敌’。”朱瀚转身落座,目光凌厉如刀,“杜世清。”

黄祁倒吸一口凉气:“那不是朱棣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