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三日未出建德堂(5)

德堂之试设首案:“三邑户数并籍案”。

凡三邑之户籍录、役赋册、徭役补正皆由试人拟策一式,以便考调辨务才。

首日应试者十六人,旧吏五,新举三,余者为推举入朝之士。

朱标不设主问,只居于案后侧席,观其书写、辩论、修策。

议至酉时,三卷初审过堂,皆归一人手中断笔:蒋希远。

蒋希远执简而读,未加言评,只于末端加注三字:“可磨合。”

一时众人失色,皆以为意为“可用之材”。

朱标却微微一笑,对顾清萍轻声道:“不。这三字,在他手中,应为:可‘修炼’,非‘录用’。”

“蒋希远若真附我,便不敢轻荐。”

“他给我留的,不是答案,是一把刀——谁敢争位,我便以此断之。”

朝中数日风声渐静。

“佐政试调”第二案“南市案籍税除案”甫设,吏部自荐三人者皆出局。

朱标未置评,唯让文书刻印此三案为试政录,刻印百册,送至文渊阁、国子监、翰林院。

朝中震动。

“太子设堂在议,去堂在用。”

“外策为言,试政为实。”

“此人用人之术,不逊其父皇。”

坊间私语渐起,有言曰:“朱标设局,不为权,而为‘鉴’。”

文渊阁内,朱元璋披卷夜读,至试政录案尾之“复评”,沉默良久。

程守义低声请问:“陛下,太子此举,是否已有立朝之意?”

朱元璋未应,放下册子,喃喃自语:

“他不用我旨,不借我威,也不倚我旧臣。”

“只靠‘堂’、‘策’、‘人’三字,一步步稳住东宫。”

“朕这皇长孙走得真比我想得还稳。”

他眼中有淡淡笑意,旋即沉下眉目:

“可也因此,朕需做一事。”

“传令——召朱瀚入宫。”

“从明日起,不得再理东宫试案,不得入策堂,不得与内阁有私策往来。”

程守义一怔:“陛下,王爷是太子支柱——”

朱元璋摆手:“朕就是要他不靠朱瀚。”

“让朱标自己,走完这一步。”

“若他真有命立朝,那便不怕孤身。”

东风渐暖,皇城未明,文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