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
从朱允熥登基以来到现在,朱棣的耐性也算是磨出来了。
况且现在峰回路转。
相比于之前要等一个不确定多少年的时间,不确定什么时候才会有的时机,现在不过多耗费些许时日和朱元璋的人玩儿玩儿捉迷藏,自然好接受多了。
道衍和尚释然一笑,道:“王爷当真乃成大事之人。”
说完,他便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转而目光一定,认真且严肃地看向朱棣,沉声道:“便请王爷放心,只要贫僧能瞒过私宅里那位的眼睛把命令送到应天府去,此事必成!”
对于他自己带出来的兵,道衍和尚还是很有自信的。
看到一向谨慎的道衍和尚居然都把话说得这么满,朱棣心中自然一阵大喜:“那本王只等应天府传来的好消息!”
道衍和尚没有说话。
只是和朱棣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则立掌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便且告退了。”
朱棣心中高兴,从书案后抽身而起,走到书案面前,道衍和尚的身旁,伸手朝着门口的方向虚引了一下,更是亲自相送:“道衍师父请~”
道衍和尚和朱棣这边通了气儿后,又径直回到了自己平日所在的偏院之中。
不过谨慎期间,他并未急着主动唤来任何人。
因为他知道。
现下里,整个燕王府几乎都在朱元璋的凝视之下,尤其是自己和朱棣——但凡自己有任何稍稍打眼的动作,都有极大可能会惊动朱元璋这个一心想着孙儿的洪武皇帝。
就像今日他去见了朱棣。
约莫他前脚踏出偏院,后脚消息就传到黄府里头去了。
所以纵然道衍和尚手握王牌,心里也急,可最稳妥的方式还得是徐徐图之
他只先耐住了性子,回到了自己原先所在的凉亭之下,撩起玄色衣袍坐下,神色无比平静地拾起自己之前无意之间掉落在其上的棋子,又把棋盘上那一片已经了无生气的死棋一一提了出来丢回棋盒之中。
貌似无比悠闲自在的样子。
继续一手一手地往棋盘上落子,落子之声显得格外干脆利落。
第二日。
他依旧只是打坐、念经、下棋、喝茶、用膳
如此深居简出直到第五日,膳房一个送糕点的小丫头踏入这偏院之中,和往常一样将托盘放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