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00 以载人航天过关的李校长,转身就被谢威被讹诈了(8)

是后续得想办法影响到14厂甚至沪市仪表局的决策。

再等一两年,国际芯片进入国内市场,产能太低、成本太高,发展跟不上的14厂,为了生存下去,会转向生产彩电显像管甚至黑白显像管!

整个沪市基础良好的集成电路产业,会在未来几十年被国际市场给冲击得七零八落

“先不着急去沪市。校长把情况向部里做了汇报,部里领导表示会找一机部把无线电14厂从沪市仪表局划归学校”

刘德宝高兴地告诉谢威。

谢威愣了。

李瑞的操作,出乎他的意料。

这难道就是李瑞不愿意对校企办权利放手的原因?

14划归学校,在这年头没有多少问题。

14厂虽然研制出了1024位移位存储器,跟国外几乎没有代差,甚至比在80年代才通过欧美技术转移才获得相关技术的日韩先进不少,可生产质量太差、成本太高,产品市场规模不大,全厂每年盈利只有二十多万。

根本没法跟在65年制造出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元件5厂比。

现在的元件五厂,每年利润超过1500万。

元件五厂才更适合生产谢威所需芯片。没有找上门是因为人家都不一定搭理,元件五厂不可能为了眼前的几十万就抽调精干力量去研究更新工艺。

谢威也没可能跟实力强悍的元件五厂谈利润分成的事。

在没有专利保护的时代,元件五厂生产出谢威所需的芯片,会把芯片供应给市场,学校拿不到一分钱的利润。

现在的情况,校企办不能从学校独立出来,谢威更不会干!

“14厂划给学校,校企办更需要独立出来!如果学校不同意,就没得谈!”

谢威坚定地说道。

“谢威,要不先把部里考察团接待了再谈?校企办独立运营不独立运营,咱们后面再讨论。”

“不可能!刘书记,您可不要跟我谈觉悟”

“”

见谢威一脸坚定,两人都不知道怎么说。

上级考察团很快就要来了。

校长去部里时,就拍了电报让吴涛跟王征两人回来。

没有谢威参与,吴涛跟王征两人同样不知道校企联合办的运营。

“给校长打电话吧。”

无奈之下,张鸣秋提出了意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