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10 红外技术一代跃三代,过年用空空导弹跟靶机放烟花(6)

前204雷达的性能还没法满足使用需求呢。

设计之初,采用了苏联在空空导弹设计上常用方案,即“一弹、两头”方案,通过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不同导引头的互换,形成半主动雷达和被动红外两种导弹型号。

机载雷达性能提升上去,就使用半主动雷达制导。

上不去,就用被动红外制导。

“空军也一直在急切地希望获得更先进的空空导弹,在这些项目上勒紧了裤腰带砸钱。如果咱们能解决这问题,学校又能多一笔经费”

“不止400万吧?”

谢威瞬间反应过来。

难怪校长说得那么大方,只要能解决,400万经费给谢威支配。

“行了,你先琢磨一下。赖总他们已经开始搞锑化铟导引头了,咱们需要在控制系统上完善芯片你跟我熟悉”

“就我们两人?”

谢威刚问出来。

就看到原本参与他芯片设计项目中的好几个老师也进了房间,只能闭嘴。

还能说啥?

只能早点干完,早点回家。

从进入小楼内,谢威就没出去过。

倒不是没人不准他出去,所有人都疯狂地投入到工程中,对导弹控制系统进行线路优化,编程,吃饭有专门的人送进来;实在困得不行,就在地上铺上一层报纸睡一觉。

受到其他人的感染,忙碌起来的谢威甚至都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只想快点把这东西搞定。

还好,没有让他提升半主动雷达制导性能什么的。

只要解决脱靶的问题就没关系。

射程本就只有8公里的被动红外制导的霹雳-4乙,面对飞行根本就不灵活的靶机,还脱靶

谢威不敢说丢人。

时代不一样。

采用锑化铟作为红外导引头的探测器的空对空导弹实验成功,国内所有空空导弹在红外制导的技术上,将会直接从第一代跨越到3代。

研究出了高灵敏度的红外探测器,只要计算机技术跟上、其他方面不拉胯,这方面的技术在未来半个世纪都不落后。

日子,从来不曾如此艰辛。

同样,也从来不曾如此充实。

“这么快就改好了?”

李瑞看着眼前的赖桂昌,有些不敢相信,“这才多久?”

“就只改了被动红外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