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用于研究计算机的经费搞坦克所需的弹道计算机等技术?
“学校几乎是在没有任何经费的情况下,准备强行上马先进坦克项目。”
“也不是强行上马,一直都在研究而已。只不过之前经费等问题,研究进展很慢。前些年的环境”
谢威既然知道了,于国峰也不隐瞒。
把学校这些年在坦克项目上的投入都说了。
通过于国峰,谢威对学校的坦克项目了解得更加详细。
69年12月,新的坦克型号开始讨论技术指标;70年3月开始了新型号的二四会战;70年9月,第一辆“三液”坦克原型车完成制作,在10月的表演中,样车驶过检阅台,不过由于“三液”技术不合格,120毫米滑膛炮未定型,项目陷入停滞。
“学校这辆是wz-122的原型车?”
“不是。是对wz-122的一些技术验证,发动机使用的是69式的580马力发动机”
从于国峰口中知道的消息,跟李瑞口中知道的虽然不一样,却让谢威意识到,要想让学校放弃继续搞这项目,基本上没有可能。
学校立志成为当年哈军工一样的国内军工院校扛把子。
“以后,学校该不会还要搞舰艇相关技术吧?”
谢威愤愤地说道。
李瑞这些老家伙们,完全不讲客观现实,就如同wz-122项目从3月开始会战,9月就完成原型车的制作一样。
于国峰嘴唇动了动,看着谢威脸上的气愤,最终没开口。
不爽的谢威并没有发现。
“其实,现在的wz-122项目技术已经成熟了很多。虽然120毫米滑膛炮依然没有定型,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只要解决炮管寿命太短的问题,就能定型;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液气悬挂已经逐渐成熟,只不过因为成本高昂、故障率高等问题”
“”
听到于国峰的话,谢威顿时就后悔来找他询问情况了。
于国峰这也是在劝说自己!
心中不由升起一阵无力感:即使自己不同意,能阻止学校的领导跟骨干们搞他们已经搞了多年的东西么?
甚至,他觉得自己是到了一个假的哈工大。
在谢威的认知中,哈工大的王牌一直都是航天、自动化、机器人这些领域。
现在他认识的这些专业的大佬们都在不务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