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84 如此年轻的项目负责人,哈工大没人了?(3)

小声地回应了一句,“我们一起加油!”

感觉到脸上变得火辣辣的她,陡然加快了速度。

哈城火车站。

一趟列车刚到站,不少旅客从温暖的车站涌出来,被零下的气温冻得一哆嗦,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没有军大衣的,则是在站前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向着旁边的能租借军大衣的地方走去。

一名五十出头的国字脸中年人一手提着颜色已经褪去的黄色旅行包,一手提着一个木头箱子。

刚出站,就一个激灵,赶紧放下手中提着的旅行包,裹紧了身上的军大衣。

目光则是不停地向周围搜索着。

在中年人身后跟着四名三十多的年轻人,其中有个戴着比酒瓶底还厚眼镜的矮个女人,刚出站,镜片上就又起了一层雾,根本看不到外面。

不由抱怨着:“不是说只比首都冷一点嘛!怎么这鬼地方这么冷!”

“就是,真不知道学校怎么想的!咱们在学校搞研究不好,非得到这边来如此寒冷的地方,怎么搞研究啊!”

抱怨让另外几人也开始表达心中的不满了。

首都虽然也冷,根本没法跟眼前这地方比啊。

在这里搞项目研究?

“行了,之前就告诉过你们这边条件艰苦,比不得首都,你们自己选择的,现在抱怨算怎么回事?”

带队的孟坤叹了口气。

他是邮电大学通讯工程副教授。

他同样不愿意来哈城,尤其是部里说哈工大在搞程控交换机项目,需要专业人员支援,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部里的命令不接受都不行。

跟着孟坤来这边的除了女生黄慧勤,其他三个都为了追求“进步”。

部里要求学校选派青年骨干,三个工农兵毕业留校的年轻教师本身不愿意来哈城这冰天雪地挨冻受苦,不过学校承诺,项目结束,不管有没有成果都会职称升一级。

毕竟,学校也有很多项目要搞。

肯定舍不得把真正的青年技术骨干支援给哈工大的。

之前哈工大无线电专业在国内倒是领先,可没人相信哈工大会在通讯技术上比邮电大学先进。

一路上,孟坤副教授都是忧心忡忡的。

黄慧勤是孟坤教授的研究生,在了解到哈工大搞程控交换机项目后,主动请缨,还没到地方,就被这极低的气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