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帮人想的不是朝廷,而是‘我的钱要没了’。”
稍作感慨,马玉龙继续说道:“最为讽刺的是,后来军粮告急,朝廷实在没办法了,就命令沈延扬试了一次海运。”
“结果呢?海运大获成功!”
“可一位津畿巡抚却因为这次海运而少挣了十二万五千两银子!”
“你以为沈延扬会成为功臣吗?”
“不!他成为了公敌!”
“因为他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他真的可以断了所有人的财路!”
“所以你看,大明朝的覆灭,不是因为蠢人太多,而是聪明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太多了。”
“还记得我教你的那句话吗?”
“损一毫而利天下,吾不为也!”
说罢,马玉龙苦笑着摇摇头,“可事到如今,损一毫而利天下,吾往矣。”
听到这里,杨剑对马玉龙的境遇与抉择,只能深表同情。
他轻声安抚马玉龙:“可也正是因为这份奏折,才会让沈延扬留名青史。”
“青史留名.....”马玉龙低声默念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何尝不是他的毕生追求呢?
短暂的沉默过后,马玉龙突然开口:“改组文件已经通过签发了,除了办公室与常委办公室,还有机要局不动,其余的十一个处室,即将缩编为七个处室。”
“秘书一处改为综合一处,你是陆书记的专职秘书,自然要出任综合一处的处长。”
“至于再次破格提拔你为副主任——那也是情理之中。”
稍作停顿,马玉龙笑道:“你小子命好!这回算是便宜你了!”
闻言,杨剑腼腆着表态:“请组织放心!我绝对不会辜负组织的栽培!”
“杨剑,有时候,升得太快也未必是件好事儿,我希望你能谨慎对待今后的每次调动,尤其是事关前途的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
“明白!我记住了。”杨剑正色应下,牢记马玉龙的叮嘱。
见状,马玉龙翻出一份文件递给杨剑:“这是人事调整的初稿,你复印一份拿回去慢慢看。”
杨剑双手接过文件,忍不住地反问一嘴:“让我自己选?”
“上面画圈的都是可以信任的,我走后......你自己看着办吧。”
“谢谢.....”
那薄薄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