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四章 抖音效应(上)(4)

搞笑动作也好,都是围绕着热单完成的。换句话说,y,就是音乐流媒体平台和视频流媒体平台之外,互联网公司利用音乐版权的另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一种互动的方式,但毫无疑问,确实也是一种剥削的方式。”

“三大音乐集团,包括瀚音乐,现在只是没有把目光投向y而已,因为它还不够大,不够稳固,不够有钱。等它成长到youtube的大概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的程度,一连串的版权官司就会找上门来了。到时候,光是y需要支付的版税,估计就要让所有的投资者望而生畏。”

“你不觉得y可以用安全港原则来保护自己吗?”韩易心中早有答案,他之所以选择这样发问,更多的是对约书亚-库什纳的测试。

看看这位资本金童,有没有可以跟他讨论y及其背后商业逻辑的资格。

“不太可能。”约书亚斩钉截铁地说道,“youtube之所以能逃过三大音乐集团的围猎,归根究底是因为,它提供的确实只是一个视频分享平台而已,它没有给用户提供具体玩法,更没有提供音乐选择。但y不同,所有的宣传广告,主打的概念只有一个:从它提供的热门音乐库里选择你喜欢的单曲,然后跟着拍视频、对口型。”

“如果我是联邦法官,作为用户行为的引导者,它绝对会败诉,毫无悬念。”

“我还以为你对y不感兴趣呢。”韩易歪起脑袋,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约书亚,“没想到你研究得这么透彻。”

约书亚说得没错,y,以及它的后继者tiktok,从商业逻辑上来说与youtube有本质上的不同。youtube主攻传统的长视频,抖音专注碎片化娱乐时代兴起的短视频。youtube吸引全年龄段的用户,主力观众在18到34岁之间,抖音则专攻年轻群体,genz,和千禧世代中年龄更小的那部分,大概在16到24岁的范围内。

youtube上面的视频内容包罗万象,vlog、教程、影片、mv,种类多样,而抖音,至少在它爆发式增长的那段时期里,是以创意类的短视频为主核心卖点的。

而这些创意类短视频的“创意”、“趣味”和“亮点”,几乎都与音乐密切相关。

抖音,品如其名,就是一个以音乐为文化内核的平台。

特别是早期的抖音,在韩易看来,更像一个鼓励用户自制音乐可视化内容的集散地。

音乐在抖音传播链条上的地位是如此显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