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个周日,我在上街的铁桥头,遇到了正赶往学校去参观学习的两兄弟,他们都是我长辈子,教办主任的儿子,我们往上数几代前是同一个祖宗,血浓于水,所以一直以来关系不错。
小时候,一起玩耍,兜蚂蚁,捕蜻蜓,掰螃蟹,藏猫猫,捡地果,都是很好的玩伴。小学发蒙,那当哥的老大强还跟我是同班,读完一年级后的暑假,他们母亲从马伏山村小调到了完小教书,一家人就上街了,住进完小。后来,我读高中,那当弟的老二壮进入高完中读初中,我比他大很多,他还是个少年儿童,我们就成了校友,经常联系,上学还一起走。两年后,我高中毕业,上了师范。老大强初中毕业考上省属重点中专,就读汽车专业。也许有人会问,我们都是一起读小学,怎么会一个高中毕业,另一个才初中毕业呢?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在村小读书,小学读五年,他在完小读书读六年。后来我在村小读初中,两年制,而强在完小读初中改为读三年,这样一来,小学到初中,他比我多读两年。正好是我读完两年制的高中。所以我们一起毕业升学。后来老二壮也上了省属重点中专,学习档案专业。我毕业分到高寒山区中学,教书,他两兄弟中专毕业后,都分配到县城,进入县级部门当干部。等我下山进入铁钉,再从铁钉调回故乡清流乡,转眼八年过去。我在中学办公室负责,而老大强已经在西安交通局办公室负责,老二壮在档案局负责。我与他们两兄弟的差距一下就出来了。再过几年,强壮两兄弟都当了副局长,我还在南方一家国有重点企业打工做企业管理员。实际上,我们是一个院子的三个本家,能够当起一个部门或单位的一支笔,也算是我们老院子的风水好。在村子里,有位老道的风水先生说,我们院子坐南朝北,就是老天为这块地盘放下一把藤椅,专供文人坐的。我们老院子主山脉是马伏山,作为院子的离宫位,向山就是午山子向。左为西方,红庙子方向,青龙位,有靠。右为东方,白虎位,有情,对面就是尖峰关,象笔架山。
那是八十年代初,我们院子的学生读书普遍成绩好,让学校老师赞不绝口。而我们三个是在恢复高考制度后升学的,是后生们学习的榜样。再过去多年,老大强成为局里的二把手,老二壮成为县委某部班子成员兼干部科长,实权者。两兄弟很红火时,正是干部预备队培养高峰期。有一天,在城里遇到他们。我好奇地问:你们都是副职,怎么不申请下派到乡镇做***,为以后升正职作准备呢?
他们回答:不想下乡到艰苦的地方,在县城工作轻松些